“加快產業振興步伐,高質量構建‘4567’現代產業體系,打造重點產業集群,力爭到2026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邁上2萬億元新臺階……”
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擘畫了龍江產業振興的新藍圖。提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產業,培育壯大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裝備、智能農機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能源、化工、食品、醫藥、汽車、輕工等傳統優勢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推進信息服務、現代金融、現代物流、服務型制造等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高端化延伸,推進旅游康養、養老托育、文化娛樂等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多樣化升級。
在此背景之下,黑龍江經濟“新引擎”——經濟開發區擔當起重要使命。
“馬達”轟鳴 開發區成新引擎
近年來,黑龍江始終踐行“把開發區打造成全省產業轉型的集聚區、創新驅動的示范區、改革開放的先行區、振興發展的引領區”目標要求,扎實推進開發區創新發展,努力讓開發區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產業振興的新引擎。
黑龍江是國家重要老工業基地,工業體系完備,有被譽為“國寶”的第一重型及“兩大機床”“三大動力”“十大軍工”等一大批“國之重器”,“黑龍江制造”在上天、入海、探月等領域展現了龍江擔當。
邁進新時代,黑龍江加快了開發區擴容升級的步伐,大力實施工業振興計劃,穩存量提升主導產業優勢,擴增量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為投資者提供現代工業深度合作的重要支撐。
黑龍江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10年間,全省新批準設立各類開發區38家,全省省級以上開發區達到89家,其中國家級開發區11家。去年,營業收入千億級園區達到4個,百億級園區達到27個,區內企業達到10萬家,從業人員超過百萬人。國家先后新批準設立哈爾濱新區、哈爾濱綜合保稅區、綏芬河—東寧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哈爾濱、綏芬河、黑河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黑龍江門類齊全、成體系的開放平臺建設不斷完善。
目前,黑龍江基本形成“一核、兩翼、三片聯動、百區推進”的空間發展格局和“534”產業生態體系,逐步構建裝備制造產業、農副產品加工產業、資源化工產業、醫藥制造產業、信息技術產業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和98條鏈長制產業鏈,產業集聚集群集約度不斷提升。
打造龍江發展最具活力的增長極。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黑龍江省最大的產業集聚區,擁有堅實的產業基礎,形成了裝備制造、食品、云計算三大主導產業集群。入區企業達10000余戶,GDP超1000億元。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占哈爾濱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40%以上;外資公司占全市一半、占全省四分之一;上市公司占全市比重達66%,占全省比重為50%。在全國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考核中,被商務部認定為“真抓實干成效明顯開發區”。
加快建設世界著名的資源轉型創新城市、中國新興數產深度融合城市。大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大慶市加快接續產業發展、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的產業發展平臺,入駐包括中藍石化、華能熱電等央企及華油惠博普、明峰環保等上市公司在內的各類企業360余家,形成以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為主導的產業格局。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省市共建重點產業園區”和“哈大齊工業走廊重點園區”。
奮力譜寫新時代沿邊開放開發新篇章。黑河邊境經濟合作區圍繞“沿邊發展”與“對俄合作”,建設沿邊對俄合作的中心樞紐,重點發展跨境能源資源綜合加工利用、綠色食品、商貿物流、旅游、健康、沿邊金融、寒地試車等產業,培育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經濟,建設跨境產業聚集區和邊境城市合作示范區,打造沿邊口岸物流樞紐和中俄交流合作重要基地。
齊齊哈爾打造全國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樣板區;七臺河打造龍江東部最具發展潛力的開發區;大興安嶺打造華夏最北國際產業聚集區;牡丹江打造沿邊開放最具活力最具影響力地區;雞西叫響石墨之都,打造黑龍江東部產業興旺之城……龍江大地,“馬達”齊鳴。全省各地開發區同時啟動“引擎”,開啟產業協同、創新發展的新征程。
開發區已成為黑龍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在全省經濟建設中,始終擔負起重要責任,走在了經濟發展的前列。去年,全省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4505億元,同比增長7.07%;實現營業收入15302.8億元,同比增長36.27%;實現工業總產值8868.4億元,同比增長9.48%。實際利用內資1160.8億元,同比增長50.4%;新注冊內資企業11771家,同比增長4.01%。
當前,黑龍江正著力建設質量龍江、創新龍江、開放龍江、綠色龍江、幸福龍江、勤廉龍江,大力推進科教振興、農業振興、產業振興、區域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民生振興、人才振興,力爭到2026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邁上2萬億元新臺階。而實現這一愿景,開發區無疑成為一支戰斗力最強的“生力軍”。
聚合發力 黑土地重煥異彩
5月,華為、百度、京東、騰訊、中興、中科6家數字經濟頭部企業與黑龍江簽約;北科生物、華大集團、大北農集團、安徽豐原集團、安徽華恒生物、無錫甜豐6家生物經濟重點企業牽手龍江。
6月,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22屆年會,簽約118個項目,簽約額超過1500億元。
7月,2022全國工商聯主席高端峰會暨全國優強民營企業助推黑龍江高質量發展大會,簽約項目124個,簽約總額1538.02億元,涉及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能源、食品等17個領域。
8月,世界5G大會在哈爾濱召開,華為、奇安信等頭部企業及五大電信運營商領投龍江數字制造、數字服務和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共簽約項目226個,簽約額1031.8億元……
密集簽約的背后,是黑龍江推動產業振興的決心和行動。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擘畫出未來5年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宏偉藍圖,謀劃構建“4567”產業發展新體系。
黑龍江作為老工業基地,產業門類齊全,可以生產制造40個大類、162個中類、364個小類的上千種工業產品,具有產業振興的基礎和優勢。更重要的是,黑龍江構建起產業振興較為完善的保障服務體系。
與“4567”相呼應的是,黑龍江密集出臺產業振興“20條”政策措施,實施產業振興行動計劃和22個產業專項行動,圍繞融資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制定配套計劃和政策,形成系列規劃政策體系。在省級層面,成立省級產業振興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建立領導干部包聯服務企業(項目)制度,幫助企業做強做大。
推進重點產業鏈的倍增發展,始終是黑龍江的“破題”選擇。近年來,黑龍江引進華為、騰訊入駐龍江開啟數字產業化新領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二級節點構建產業數字化新高地,圣泉、豐原、博能環保支撐形成生物產業新集群,華大基因、北科生物打造生物工程新樣板,冰雪產業系列產品成功推出,松花江兩岸創意設計產業走廊加快布局,新引擎加速形成新動能。
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動能加速釋放。依托哈飛集團、東安公司、廣聯航空、鑫華航空、工大衛星等骨干企業優勢,加快打造國內一流的航空產業和小型衛星制造基地,中電科49所成為傳感器領域行業領軍企業,中建材、五礦集團推動石墨產業高質量發展,蟒式全地形車叫響搶險救災領域龍江品牌,高端智能農機裝備制造基地和應用示范區加快建設,哈爾濱市生物醫藥產業入選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傳統優勢產業新活力加速迸發。哈大齊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帶和東部地區現代化新能源產業集群加快形成,高端精細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產業不斷壯大,譽衡藥業成長為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沃爾沃、東安動力等整車和零部件企業持續拓展新能源汽車市場,服裝產業與可穿戴設備深度結合,鵝絨、亞麻等資源優勢疊加市場優勢催生更大產業優勢。
現代服務業新業態加快培育,服務業結構持續優化,信息服務產業集群加快構建,金融、物流向專業化高端化延伸,旅游康養、養老托育、文化娛樂向高品質多樣化升級,平臺經濟、直播電商、新零售等提質擴容,今年上半年,黑龍江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有力拉動全省經濟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8月底,大北農集團宣布將在黑龍江啟動“龍江十年千億投資計劃”,助力黑龍江現代農業發展,引起黑龍江省內廣泛關注。
“黑龍江是大北農集團投資最多、單省投資最大、累計利潤回報最好的地方,黑龍江一直是大北農集團投資的高地、福地和寶地。黑龍江正步入農業發展黃金期,作為一家面向種植產業鏈和全產業鏈的農業高科技企業,這里有最適合我們成長的沃土。”大北農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張立忠說。
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開始把目光投向黑土地,黑龍江更是以開放姿態歡迎企業家到龍江投資興業。
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胡昌升表示:“如果說一流的營商環境是水草肥美的草原,那優秀企業就是草原上的駿馬,既要走出去招商引資‘追馬’,又要沉下心來優化服務‘種草’,待到草原豐美時,‘駿馬’一定會成群結隊而來。我們相信,通過馳而不息的開展營商環境建設,龍江一定會呈現出‘近者悅、遠者來’的良好發展生態。”(商犇)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