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龍江省積極探索“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等以科技賦能傳統礦業轉型升級新路徑,大力發展石墨新材料、生物醫藥、冰雪經濟、綠色食品等新產業。日前,記者尋著“墨”香,來到黑龍江省雙鴨山市感受老煤城里的新脈動。
走進雙鴨山市墨礫石墨產業園,整潔的街道綠樹成蔭,不遠處的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雙鴨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副主任李召福介紹到,“過去,石墨產業化應用發展非常緩慢。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新能源產業對高品質石墨的市場需求旺盛,石墨應用迎來了黃金時代。”
據了解,雙鴨山市現已探明或推斷的晶質石墨礦資源儲量近4700萬噸,共發現石墨礦床(礦點)25處,探明5處;已探明礦石儲量、礦物儲量分別占全省、全國總儲量的13%和7%,尤其是大鱗片石墨儲量豐富。
近年來,雙鴨山把石墨及新材料產業作為“六大主導產業”重中之重培育發展。過去的幾年間,雙鴨山石墨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突破,形成了具有雙鴨山特色的石墨負極材料產業鏈條。
在黑龍江省墨礫新型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的廠房里,記者看到了大型的全自動石磨加工生產設備高速運轉。該公司執行總經理陳祥慶介紹,黑龍江省墨礫新型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天然石墨球形化生產,是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使用新開發的中控操作系統,實現生產過程數字化、自動化和標準化,打造“零粉塵”新工藝。未來,墨礫的中控操作系統將完成智能化演進,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
談起未來,雙鴨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副主任李召福表示,雙鴨山市會一直致力于打造龍江東部石墨產業集群,依托石墨負極材料產業集群優勢,依托豐富的石墨礦產資源,在高純石墨、可膨脹石墨、石墨烯及石墨尾礦利用等領域深度開發,打造支撐全市經濟發展的全新增長極。(經濟日報記者武亞東 蘇大鵬)
轉自: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