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大地,風禾盡起。萬頃田野,盈車嘉穗。
8月27日,北大荒集團江川農場有限公司喜開水稻“第一鐮”,拉開黑龍江省2023年豐收大幕。
食為政首,谷為民命。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決不能在吃飯這一基本生存問題上讓別人卡住我們的脖子。”“對糧食安全不能有絲毫松懈。”
作為農業大省、糧食生產大省,黑龍江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謀劃實施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打好增產增效組合拳,為“中國飯碗”裝進更多龍江糧,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2022年糧食總產量1552.6億斤、占全國11.3%,連續13年居全國首位。“全國每9碗飯,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省委書記許勤表示,我們要堅持把多種糧、種好糧作為重中之重,當好國家最穩固、最可靠、最堅實的“大糧倉”。
提單產增產能,讓“中國飯碗”裝更多“龍江糧”
依蘭縣達連河鎮長興村長興屯的一處高標準農田邊,連片農田望不到頭。
田里兩米多高的玉米已經進入蠟熟期。
為提高單產,村里誠信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志民沒少下功夫,“我們2萬多畝的莊稼都采取了中耕兩遍放寒、無人機打藥等措施,效果真不錯,今年產量差不了。”他說,“現在很多實用的綜合增產技術已在農民中間推廣開來,大家都很認。”
黑龍江省強化農業科技支撐,糧食單產水平進一步提升。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副處長郭家勇介紹:“我省實施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堅持良田、良種、良技、良機、良制協同發力。今年,在全省推廣大壟密植栽培技術面積3497.9萬畝,其中玉米推廣面積1584.2萬畝,大豆推廣面積1913.7萬畝。”
通河縣哈蘿公路河西村水稻機械旱直播技術示范地里,水稻已經進入蠟熟期,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
記者從該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機農藝站了解到,這項技術通過田間優化管理措施,促進水稻健壯生長、根系發達、莖稈粗壯、穗大穗齊,實現活稈成熟,降低倒伏風險,平均畝產1100斤左右,產量不低于大棚育苗機械插秧水稻。
這只是全省提單產的一個縮影。為深挖糧食增產潛力,發展高質高效農業,近年來,黑龍江省各地在糧食增產方面不斷有創新創造,這些都為糧食產能提高、品質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是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實施的第一年,黑龍江省強化高位推動,省委常委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多次部署,并印發《2023年黑龍江省發展糧食和大豆油料生產實施方案》,將播種面積、產量目標分解到各地,納入糧食安全責任制、全省主要經濟考核指標。
同時,推進良田、良種、良技、良機、良制深度融合,深化墾地合作,確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為更有底氣、更為安全的“中國糧食”作出龍江新貢獻。
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率先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
方正縣黎明村村民宮桭水稻田里養殖的寒地小龍蝦8月上市銷售,冰城市民搶先嘗鮮。他說:“今年小龍蝦產量在400斤左右,賣了1.2萬元,刨去成本,一坰地能凈賺6000元左右。”
哈爾濱市農科院黨委書記宋穎介紹:“我們立足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實現食物多元化、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為目標,集中力量科研攻關,將苗種下塘成活率由10%提高到70%,打造出寒地小龍蝦鄉村特色產業。在不占用糧食作物耕作面積的情況下,創造出更為優質的生物資源,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
黑龍江省稻田種養結合不止于此。近年來,不少地方對稻田養殖做了有意義的嘗試,稻田里放養著鴨、蟹、泥鰍、牛蛙等,探索出了綠色生態立體農業新路子。
作為祖國北方的大糧倉,黑龍江省的廣袤黑土、豐富水系、繁茂林草……孕育了味鮮肥美的冷水魚、膘肥體壯的豬牛羊,以及香甜多汁的寒地果蔬。近年來,黑龍江省立足河湖、林草、果蔬等資源優勢,跳出單一種植模式,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宜糧則糧、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加快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
來自省農業農村廳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黑龍江省肉蛋奶等畜產品產量穩步增長,豬牛羊禽肉類產量155.8萬噸,牛奶產量199.2萬噸,禽蛋產量61萬噸,為豐盈大國餐桌作出了龍江貢獻。
聚焦“四個農業”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做強科技農業,做大綠色農業,做精質量農業,做優品牌農業,一幅現代農業振興的壯美畫卷正在龍江大地徐徐鋪開。
——科技農業支撐更強。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保持在95%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保持98%以上,穩居全國第一;國家級良種繁育基地達到19個,位居全國第二,主要糧食作物自育品種推廣率達到88%,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45%。
——綠色農業發展更精。全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9137.1萬畝,穩居綠色食品第一大省位置;2022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農膜回收率分別達到83.3%、88.3%、87%,均位于全國前列;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0265萬畝,是全國唯一建成規模過億畝的省份。
——質量農業品質更優。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省級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連續七年穩定在98%以上,嬰幼兒配方奶粉、食用菌鮮品總產量位居全國第一。同時,我省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研究制定《黑龍江省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及配套政策體系,2022年,國家級龍頭企業達到81家,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929家,實現營收3379.2億元。
——品牌農業影響更大。創建、發布省級優質農業品牌“黑土優品”,推動形成以“黑土優品”品牌為統領,10個品類為重點,40個區域公用品牌為支撐,100個領軍農業企業品牌唱主角的“1141”農業品牌體系。目前,全省共有354家企業的858款產品獲得“黑土優品”標識授權。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5年左右全省糧食產量增加1000萬噸!”這是龍江兒女一份鄭重的承諾,更是一個清晰可見的未來。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