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是一種全新的動能,具有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現階段,河南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數字化都將是關鍵驅動力。
數字工廠助力河南制造升級,數字農田夯實“中國糧倉”,數字政務提升政府服務能力……河南省前瞻布局將建設“數字河南”作為贏得未來的戰略工程,數字基礎設施、數字核心產業、數字融合應用、數字治理能力、數字生態體系“五位一體”的數字經濟發展新格局加速成型。
壯大數字產業“一號工程”
“造世界上最好的服務器”,位于鄭州航空港區的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展廳內,這句口號異常醒目。去年12月18日超聚變服務器投產以來,產品供不應求,3條生產線每年可生產服務器設備20萬臺。
超聚變服務器是我省夯實數字經濟底座的關鍵一招。圍繞數字時代的算力底座,河南積極發展先進計算產業,培育建設黃河鯤鵬計算產業生態,引進浪潮、長城、中科曙光等頭部企業在河南省布局投產,計算終端制造產業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2021年,全省共生產PC12.4萬臺、服務器2萬臺。
省工信廳負責人表示,壯大數字核心產業是支撐數字化轉型戰略的基礎。河南省近年來大力推進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先進計算、智能傳感、網絡安全、工業互聯網等數字產業發展,培育了一些在細分領域具有競爭優勢的數字產業集群。
2021年全省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達到24%,高于工業平均增速17.7個百分點。全年生產智能手機1.1億部,形成全國重要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傳感器及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00億元,培育了漢威科技、新天科技、森霸傳感等一批上市企業;構建了“芯片+軟件+終端+平臺+服務”的網絡安全全產業鏈條,安全芯片、不良信息監測等領域技術水平全國領先。
下一步,河南省將以軟件服務、人工智能、區塊鏈、衛星產業、網絡安全等為重點,培育壯大新興數字產業;以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智能傳感器、計算產業、半導體等為重點,突破提升電子核心產業;以整合利用數據資源、深度挖掘數據價值、探索數據交易服務等為重點,加快發展數據服務產業。力爭到2025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突破10000億元,數字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2.5%,打造全國重要的智能終端、智能傳感器、信息安全產業集群和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發展高地。
融合發展水平瞄準“第一方陣”
數字時代,河南制造的大塊頭上演大智慧:
5G傳輸、語音控制、自動行駛,外形“萌萌噠”的宇通“小宇”成為國內首個投入商業運營的無人駕駛巴士。
輕點鼠標,千里之外的農機作業信息盡收眼底,由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開發的智能農業裝備管理平臺已接入活躍農機10萬臺,通過北斗系統遠程實時監測、統一調度管理。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帶動下,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各行業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河南省出臺多項舉措,全面推進制造業、服務業、農業數字化,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
河南傳統產業轉型包袱重,省工信廳新近出臺指南,為水泥、鋼鐵、焦化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制定了詳細的數字化轉型路線圖。行業龍頭天瑞水泥通過打造礦山云、生產云、物流云等“六朵云”服務,節能降碳收益顯著,每年可節約原煤7.49萬噸、節約用電3990萬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32萬噸,節約費用超1億元。
同時,河南省還出臺了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相關政策,其中對智能化改造示范項目、“機器換人”示范項目可按軟硬件實際投資的30%給予補助;對經省認定的細分行業、特定領域和產業集群工業互聯網平臺,給予獎補資金500萬元。
未來,河南省將以實施智能制造引領工程、工業互聯網發展工程、新模式新業態培育工程為重點,深化工業數字化轉型;以構建農業物聯網、發展精準種植和養殖、推廣農產品數字營銷等為重點,大力發展數字農業;以建設智慧物流、發展電子商務、深化智慧金融、打造智慧文旅等為重點,加快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力爭到2025年,培育建設1000個具有行業先進水平的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和100個工業互聯網平臺,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方陣;農業生產數字化率達30%以上;服務業重點領域數字化水平大幅提升。(記者 陳輝)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