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均消費水平的增長和餐飲消費結構的調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需求旺盛,上下游產業快速發展。河南省烘焙行業發展情況如何?作為食品生產大省,河南在冷凍、肉制品等領域誕生了一個個上市公司,為啥至今沒有跑出一家烘焙類上市企業?
近日,河南烘焙企業舌里獲得近億元的A輪融資。對于遲遲不見角逐IPO的河南烘焙行業來說,這無異是一個振奮的消息。
河南一家烘焙企業獲近億元融資
單品為王,重視研發,深耕渠道,這樣的策略讓河南的烘焙企業跑出一匹“黑馬”。
舌里,是一家在河南成立的主營輕食代餐和健康零食的企業。據舌里運營總監于培娜介紹,舌里品牌有6大產品系列100多款SKU,其中以全麥面包為主打品類,連續4年蟬聯線上全麥面包品類銷量第一,回購榜單位列第一。
這家企業正在引起資本市場注意,并密集接到投行的調研。近日其獲得了近億元的A輪融資。
一家投行負責人向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推薦該企業時認為,其輕量化的運營模式、年輕化的目標客戶群體、連續幾年攀升的營收數據,正是資本市場所看重的。
于培娜也提到顧客“年輕化”這一亮點。據她介紹,截至目前該企業在線上全平臺有6000萬的用戶,他們大多是80后到Z時代的消費群體。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該企業除了線上渠道外,也在布局和拓展線下零售渠道,同時在籌備設立生產工廠,此次融資完成后將推進工廠建設、強化研發實力。根據該企業計劃,未來將深耕以全麥面包為核心的輕食賽道,向線上線下結合的品牌轉型,從ODM向產銷一體化轉型。
河南烘焙企業也曾想角逐IPO
中國的烘焙產業歷史中,前有元祖股份(603886)、桃李面包(603866)、廣州酒家(603043)、麥趣爾(002719)、桂發祥(002820)、一鳴食品(605179)、立高食品(300973)等一眾上市企業,后有虎頭局渣打餅行、墨茉點心局等新中式烘焙品牌靠取悅年輕人獲得融資。
上市企業中的桃李面包和立高食品,是深化大單品的典型代表。
在河南鄭州市不少社區生鮮門店,有著桃李面包的身影。對于市民來說,桃李面包所供應的迷你牛角面包等其他產品,都沒有其生產的經典面包具有吸引力。持續深化大單品也是立高食品的戰略。其在2023年半年報中提到,下半年繼續深化大單品戰略,將公司資源調度優先向潛力大單品傾斜。
作為烘焙食品生產大省,在冷凍、肉制品等領域誕生了一個個上市公司,為何迄今沒有跑出一家烘焙類上市企業?
這就不得不提到成立于2003年的好嘉利這一品牌。
鄭州好嘉利食品有限公司在誕生之后很快走向店面擴張之路,以規模化發展為上市做準備。
河南省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振杰提到,好嘉利在誕生之后發展很扎實,在大約開到30家店時就開始有了上市的想法,在規模擴張和企業合規的道路上,好嘉利因貸款問題爆雷。
2015年,好嘉利董事長王偉慶用一篇5000字公開信揭開公司資金鏈斷裂困局:銀行斷貸后開始民間借貸,不到3年時間好嘉利民間借貸利息就高達7000多萬元。
王偉慶將這一結局歸因為“自己錯誤的決策,高負債經營把公司帶入了深淵”。
“河南人做企業偏向穩健、保守,比如說好嘉利倒下去給河南干烘培的一幫企業,帶來了一些深入的思考。”陳振杰評價說,如果踏踏實實做實業、做店面,做不主要受控于資本的規模化連鎖,可能是烘焙企業的一條路。
河南烘焙產業大而不強
全國各省份烘焙企業數量排名中,河南以13659家企業排名第四,位于全國前列。雖然烘焙行業注冊企業數量排名全國第四,然而,河南烘焙產業整體仍呈現“大而不強”的現狀。
天眼查數據顯示,河南省烘焙企業中,97.22%的企業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下,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僅占0.43%。29.5%的企業是在一年內成立的,成立1~5年的企業占比為50.02%,成立15年以上的企業僅占0.21%。
河南芭米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方志勇認為,傳統烘焙食品賽道,技術入門不高,賽道擁擠,在面臨國際品牌爭搶渠道時,有著一定的突破難題。
實際上,河南在發展烘焙產業方面具有十分明顯的天然優勢,作為烘焙行業重要原料的小麥,河南多年產量排名第一,且在食品工業領域有著多年的技術和人才積累。河南烘焙產業要突破眼前的瓶頸,需要利用好先天優勢,研發更加適合市場需要的產品,同時需要實施品牌化戰略,積極打造全國性知名品牌。
轉自:頂端新聞·河南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