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在以科研為牽引做優做強醫療衛生事業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又如何履行《河南省醫學科學院發展促進條例》賦予的職責、支持省醫學科學院建設發展?9月25日,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省醫學科學院執行院長李紅樂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醫學研究邁上新臺階
在高能級平臺方面,河南衛生健康領域現有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衛生健康委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9家、國家工程實驗室3個。
在一流成果方面,中原納米酶實驗室孵化出全球首個固氮納米酶產業化公司,人工智能眼科大模型、肺癌CAR-NK細胞免疫療法等成果填補國內空白。
2023年,獲得省級“三大獎”(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53項,占全省總數的16.1%,同比提高4.8個百分點,其中省科技進步一等獎7項,為歷年最多。
“雙中心”引領作用得到新增強
國家醫學中心(中醫類)項目獲批建設。我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總數達到12個,居全國第一;3所醫院進入全國醫院科技量值前100名,全國前20名的學科達到30個,11個中醫專業入選國家高水平學科建設項目;建設國家臨床重點專科63個、中醫優勢專科53個;心血管、兒科等9個重點專科患者省外轉診率下降至1.57%,比2020年下降6個百分點,加快實現“大病不出省”。
“三大醫科院”建設取得新突破
以省醫學科學院為內核的創新生態初步形成,省中醫藥科學院架梁立柱基本完成,依托省疾控中心建設省預防醫學科學院,新建中原納米酶、中原智能醫學、中原再生醫學、中原細胞與免疫治療4個省實驗室,建成8大公共實驗平臺,與醫療衛生機構融合發展、一體發展,形成做優做強醫療衛生事業的強大引擎。
引育高層次人才達到新水平
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培養和全職引進國家級人才72人,其中院士4人、國醫大師4人;中原學者、中原醫療衛生領軍人才等省級領軍人才83人;加大青年人才培養力度,35歲以下獲得正高級職稱的有8人,30歲以下獲得副高級職稱的有7人。
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取得新發展
2023年,全省共有生物醫藥企業1530家,總產值2820億元,穩居全國前5位;共有醫療器械生產廠家1560家,總產值490億元。規模以上醫藥企業579家,其中,營收超50億元企業1家、超30億元3家、“頭雁”企業11家、“專精特新”企業12家。
《河南省醫學科學院發展促進條例》規定,省衛生健康部門應當加強對省醫學科學院建設發展與醫學科技創新工作的統籌和指導。
“我們將認真落實《條例》,在規劃布局上,將省醫學科學院產學研深度融合納入全省衛生健康科技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幫助解決臨床研究和成果轉化中的問題;在資源整合上,統籌全省醫療衛生機構的臨床資源,支持省醫學科學院聚焦科技前沿、疑難疾病、關鍵技術、核心產品,有組織地開展跨領域、跨學科、跨區域科研攻關;在創新模式上,支持省醫學科學院將科技成果轉化與臨床賦能相結合,推動基礎醫學研究、臨床應用轉化和產業發展相互貫通,加快建成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醫學科學創新高峰和生物醫藥產業高地。”李紅樂說。(宋向樂 劉思嘉)
轉自:大河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