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召開的2025河南化工行業智能制造推進工作會議上,來自政府相關部門、業界專家、科研院所和重點化工企業、服務商的近百名代表,共同分享全省化工行業企業信息化建設、數字化轉型的典型做法和成功實踐,探討石化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路徑。
“與其他行業相比,化工行業流程復雜,主要大宗原料和產品80%以上屬于危險化學品,安全環保風險高,推進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比其他行業更為突出,必須加大力度,積極探索信息化、數字化新方法和新路徑。”河南省石化協會會長馬源說。
“數字化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答題’,更是河南實現產業能級躍升的關鍵抓手。”河南省發改委數據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石化化工行業面臨著大型石化裝置工業控制系統自主性不強、行業數據分析、專業技術與知識沉淀不足等問題,仍需政府、化工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等多方協同發力,加強工控關鍵技術攻關,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向石化領域延伸,實現設備遠程運維與能耗優化。同時,要積極構建行業知識庫與機理模型,提升異常工況預測精度,全面夯實數字化基礎、增強網絡化互聯、提升智能化水平,賦能全省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
河南省石化協會常務副會長蘇東表示,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的關鍵節點,河南省要重點做好三篇文章:一要筑根基,加快5G、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等新技術在化工領域的規模化應用,到2025年實現規上化工企業智能化理念全覆蓋;二要育生態,培育10家以上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建設5個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需求牽引—技術供給—應用迭代”的良性循環;三要創標桿,打造20個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智能工廠、30個數字化轉型典型場景,推動河南化工從“制造大省”向“智造強省”跨越。
據了解,河南石化協會智能制造工作推進委員會自2020年成立以來,以一系列措施推動河南智能制造走深走實,如搭建“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平臺,編制《河南省化工行業智能制造發展白皮書》,建立包含127位專家的智庫體系,完成《化工企業智能化改造評估標準》等6項團體標準制定;推動全省化工企業智能化改造投資超210億元,建成智能車間47個、智能工廠15個,行業數字化滲透率從38%提升至65%;尤其是在全國首創“智能制造診斷師”服務機制,組織專家團隊深入132家企業“把脈問診”,開出個性化改造方案207項。(耍旭祥 安琳)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