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大中小學陸續開學,2025 年暑期旅游季正式收官。攜程發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市場報告》(以下簡稱《攜程暑期報告》)顯示,鄭州憑借穩定的客源吸引力躋身“國內周邊游目的地 TOP9”,河南全省則依托避暑、文化、親子等多元業態,交出暑期文旅亮眼答卷。
鄭州穩居周邊游熱門陣營客源主力來自京津冀
《攜程暑期報告》指出,今年暑期國內近半數游客選擇長途出游,消費結構更趨理性,而鄭州憑借區位優勢與文旅資源,成為周邊游客出行的核心選擇之一,成功上榜“國內周邊游目的地 TOP9”。從具體數據來看,暑期鄭州酒店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4%,凸顯其對周邊客源的穩定吸附力。
《攜程暑期報告》顯示,從客源與出游雙向流動來看,鄭州暑期主要客源地集中在京津冀及省內城市,北京、上海、洛陽、南陽、周口位列前五,既覆蓋跨區域長途游客,也包含省內周邊游人群;鄭州居民的出行熱門目的地則以文化名城與一線旅游城市為主,洛陽、北京、上海、昆明、成都成為首選,形成“對外吸引游客、對內輸出需求” 的良性循環。
《攜程暑期報告》指出,景區方面,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少林寺、中原福塔、伏羲大峽谷、鄭州銀基動物王國成為熱門打卡地,覆蓋沉浸式文化、傳統文化、親子體驗等多元需求,撐起鄭州文旅消費基本盤。
親子游成鄭州消費主力自駕熱潮帶動市場升溫
《攜程暑期報告》明確,暑期親子訂單占比達 35%,租車自駕成為親子家庭出游的主流方式,全國親子家庭租車自駕游訂單同比增長 77%,鄭州也躋身國內自駕熱門城市行列,與成都、烏魯木齊、三亞等共同成為親子自駕首選地。這一趨勢與鄭州豐富的親子文旅產品高度契合,以鄭州銀基動物王國為例,作為本地熱門親子景區,其通過夜間探秘動物園、星光大巡游、限定煙花秀等特色活動,精準匹配親子家庭 “日間游玩、夜間賞景” 的需求,進一步拉動親子消費增長。
同時,鄭州的親子服務配套持續優化。如本地主題景區通過延長開放時間、增設親子互動項目等方式提升體驗,與《攜程暑期報告》中 “錢花得更值,玩得更對味” 的消費主旋律形成呼應,讓親子家庭在鄭州實現 “高性價比出游”。
河南全省文旅協同發力多地增速領跑
鄭州的文旅熱度并非個例,河南全省依托資源稟賦形成差異化競爭,多地暑期文旅數據表現突出。《攜程暑期報告》顯示,洛陽暑期酒店訂單同比增長 14%,龍門石窟、老君山景區、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等文化景區持續火爆;開封表現最為亮眼,酒店訂單同比激增 66%,萬歲山武俠城、清明上河園、汴河游船等景區成為文化游代表,與鄭州、洛陽共同構建 “鄭洛汴” 文化旅游金三角。
此外,河南文旅發展還與全國暑期趨勢深度契合。《攜程暑期報告》指出,今年暑期 “清涼” 是旅游第一關鍵詞,威海、黔東南等低溫度假地受追捧,河南避暑資源潛力釋放;同時,“影視取景地成新爆點”的趨勢,也與河南文化 IP 傳播形成呼應——山西因《浪浪山小妖怪》帶火古建,河南則憑借龍門石窟、清明上河園等成熟文化 IP,持續吸引文化愛好者到訪。
出入境游雙向升溫河南銜接全國市場趨勢
《攜程暑期報告》顯示,今年暑期出入境游保持 “雙向熱” 態勢:入境游方面,全國外國人出入境數量達 3805.3 萬人次,同比增長 30%,上海、深圳、廣州、北京、成都為入境目的地前五,韓國、美國、日本等為主要客源地,海外游客對中國博物館熱情高漲,門票訂單同比增長近 20%;出境游方面,日本、泰國、韓國、馬來西亞等 3 小時航行圈內目的地最熱門,沖繩酒店訂單同比增長 98%,濟州島增長 44%,普吉島、沙巴等地包車訂單增長超 170%。
國慶中秋前瞻:錯峰窗口開啟
暑期價格理性回落后,國慶中秋旺季來臨前的錯峰窗口已出現。攜程數據顯示,國慶中秋雙節重合,酒店均價比平日環比上漲三到五成不等。攜程正式開啟“919全球旅行劃算節”,聯合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與超過4000旅業大牌一起放“價”,推出跨城聯訂滿減、訂后返現等優惠活動,覆蓋中秋、國慶、元旦三大出行節點,為游客提供“先囤后約、不約可退”的錯峰囤貨選擇。
在計劃國慶出境游的旅客也已著手簽證辦理,攜程數據顯示,近一個月預訂國慶出行簽證服務的人數同比增長近30%。面對旅客想提前預訂出境酒店鎖定優惠,又怕拒簽虧損的痛點,攜程旅行近日亦宣布,即日起針對平臺上十國(柬埔寨、肯尼亞、印度尼西亞、土耳其、老撾、越南、日本、俄羅斯、埃及、韓國)的酒店產品推出簽酒聯動保障,符合條件的用戶通過攜程完成簽證辦理服務并在攜程預訂酒店后,若最終被拒簽,憑官方憑證即可申請相關酒店和簽證訂單的全額退款。
河南鄭州作為中部交通樞紐,未來依托航空口岸與文化 IP,有望進一步挖掘入境游潛力;而河南居民出境游則完全貼合全國趨勢,3 小時航行圈內的短線海島游、包車度假成為主流選擇,反映出河南游客對短途休閑游的偏好,也為后續河南文旅 “引進來、走出去” 提供了方向。(記者 王驍)
轉自:大象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