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農業自由貿易經濟區里,一臺臺"東方紅"拖拉機大顯身手。通過聯動河南自貿區洛陽片區探索中烏農業自由貿易新模式,中國一拖提供的農機裝備在這里收獲了一期2000公頃綠豆。種子、機械運出去,高端農產品運回來,河南自貿區洛陽片區"雙向開放"戰略實現了實質落地。
銀隆新能源洛陽產業園、格力智能制造基地、洛陽有色金屬交易中心……隨著一批重大項目、重點平臺、重點企業的引進、落地、建成,如今在河南自貿區洛陽片區,多項產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
中國(河南)自貿區洛陽片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在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商事制度改革和投資貿易便利化創新試點等方面開展了大膽探索。截至2018年年底,國務院要求復制推廣的成功經驗共4批153項,洛陽片區已按要求復制推廣134項,并按照"邊試點、邊復制、邊創新"的思路,形成了78個具有洛陽特色的案例。
據最新統計,自2017年4月份掛牌成立以來,河南自貿區洛陽片區產業多點開花,截至2018年底進駐企業數量突破1萬家,達到10061家。其中,外資企業43家,實際利用外資3.2億美元。
在進駐企業中,注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122家,10億元以上企業9家。按行業分類,第一產業253家,注冊資本20.8億元,占進駐企業的比重為2.51%;第二產業2223家,注冊資本278.9億元,占比為22.1%;第三產業7585家,注冊資本570.51億元,占比為75.39%。
如何選擇重點產業布局,構建相關產業體系,進一步發揮河南自貿區洛陽片區對洛陽經濟的加速推動作用?《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洛陽片區綜合規劃》篩選出適宜發展的產業池,明確了未來"2+3+N"的產業發展體系:即以先進制造和服務貿易為支柱,以金融、科技服務和總部經濟為先導,以現代物流、數字經濟、高端生活服務業等為支撐的產業發展體系。
按河南自貿區洛陽片區功能定位和重點產業方向,進駐企業中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企業共計9201家,占進駐企業的91.45%。其中,高端制造業1616家,占進駐企業的16.06%,包括裝備制造類企業907家、機器人企業18家、新材料類企業510家、其他制造業企業181家。
位于洛陽市高新區河洛路上的維度能源產業園,相關手續剛辦理完畢沒幾天,已有7家企業正式進駐。
"以打造'國際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區、內陸開放型經濟先行區、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引領區'為定位,以金融、科技服務和總部經濟為先導,以先進制造和服務貿易為支柱,以現代物流、數字經濟、高端生活服務業等產業為支撐,最終建設成為雙向開放先行區、改革創新活力源、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并探索出一條具有洛陽特色的自貿區產業發展新路徑。"河南自貿區洛陽片區管委會主任胡衡廬告訴記者,要把握科技體制改革、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發展機遇,加強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政策支持,打造市場化、專業化科技服務平臺和創新創業平臺,重點發展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科技金融及綜合性科技中介服務產業。(作者:夏先清 陳曦)
轉自:中國貿易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