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在位于西華縣的黃泛區農場九分場的麥田里,農民在操作大型收割機收割小麥。記者王錚攝
6月1日下午,修武縣王屯鄉東黃村小麥超高產攻關示范點,麥浪翻滾,農機轟鳴。
來自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南省農技推廣中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6名專家,組成驗收組對東黃村的強筋優質小麥“中麥578”30畝高產創建示范方現場實打驗收。
據了解,“中麥578”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合作育成,具有高產穩產、優質強筋、多抗廣適等特點。
焦作市種子管理站站長、農業研究員劉長青說,修武7年連創19項糧食高產全國紀錄,今年是“中麥578”在修武的第一次收獲,能否創下新的高產紀錄備受關注。
“小麥拔節后發生了兩次倒春寒,長勢受到一些影響,但是由于我們推廣了重施各類農家肥、巧用土壤調理菌等技術,這塊地的小麥群體大、個體壯,長勢喜人。”修武縣政協副主席、農業農村局局長楊法誼說。
經過丈量、機械收獲脫粒、稱重、水分測定、取樣測定雜質率等環節,驗收組對采集的各項數據進行了匯總計算,然后現場出具了實打驗收報告。
“專家組在30畝高產創建示范方內,用聯合收割機隨機收獲1個樣點,實收面積1.135畝,共計收獲籽粒鮮重1002.5公斤。依據《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折合平均畝產841.5公斤。”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郭天財高聲宣布,修武再創全國夏糧單產新高!
修武縣聚龍糧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具才對記者說,“中麥578”作為優質強筋小麥品種,市場價要略高于普通小麥,他的合作社種了1800畝“中麥578”,保守估計比去年增收40萬元以上。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修武再次創下高產紀錄,意義尤為重大,在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郭天財說。(記者陳學樺 成安林 通訊員 彬蓮)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