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白土崗鎮柳樹溝村香菇種植基地,淡淡的菌香撲鼻而來,一個個鋼結構香菇大棚鱗次櫛比,一根根菌棒整齊地擺放在銀光閃閃的架子上,一朵朵香菇升柄展傘,一簇簇嬌嫩的香菇格外吸引眼球。
在鄉村產業發展指導員的動員組織下,柳樹溝村香菇產業由2017年的6戶、4萬袋香菇發展到2020年的28戶、40余萬袋香菇,預計2020年實現產值400萬。其中,15戶貧困群眾種植香菇20萬袋。通過培育香菇產業,帶動全村120個剩余勞動力就業。
為加強對貧困群眾產業發展指導,南召縣制定了《貧困戶產業發展指導員制度實施方案》,在全縣102個貧困村選聘408名農業產業發展指導員,指導貧困戶7111戶,覆蓋行政村146個、貧困村102個。同時,把每個行政村中有種植基礎、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選為農技推廣科技示范戶,通過科技示范戶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和扶持其他貧困戶,以“示范戶+帶動戶”的產業扶貧新機制,幫助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南召縣選聘9名省級科技特派員、15名市級科技特派員、10名縣級科技特派員,選聘9名省市農業專家、80名縣級農業專家,分包全縣有勞動能力的2500多戶貧困戶,每名農業專家分包10-30戶貧困戶,結合農技推廣中的主推技術、主推品種,把培育當地特色產業作為村民脫貧致富的首選,傳授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實現特色產業生產規模化、質量標準化、產品品牌化。
據統計,南召縣種植玉蘭花木40萬畝,帶動貧困群眾7800余人,年戶均收入10000元;培育以辛夷、皂角、杜仲為主的木本中藥材種植面積52萬畝,帶動貧困戶2600多戶,年戶均收入3000元;培育黃金梨、硬質桃、葡萄、核桃、石榴等為主的高效林果業,發展林果基地26萬畝,帶動貧困戶1800余戶,年戶均收入3000元。(倪申 廖濤 王修文 李姿穎)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