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獲悉,內蒙古將于3年內完成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地塊劃定工作,并做到全部建檔立卡、上圖入庫,實現信息化和精準化管理。
據內蒙古農牧業廳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內蒙古將劃定“兩區”共計6300萬畝,其中糧食生產功能區5100萬畝,包括水稻200萬畝、小麥1000萬畝、玉米3900萬畝;重要農產品(大豆)生產保護區1200萬畝。此次劃定工作要求做到4個禁止,禁止將退耕的地塊劃入,禁止將生態條件脆弱的地塊劃入,禁止將污染嚴重的地塊劃入,禁止將設施農業用地劃入。
內蒙古制定了嚴格的劃定標準,劃定“兩區”地塊需耕地基礎條件好,四至清楚、相對平整(坡度15度以下)、地力穩定。地塊需相對集中連片,平原區相對集中連片面積不低于500畝,丘陵區不低于100畝。與此同時,所劃定的地塊還需具有明顯區域優勢,生態環境優良,產品產量高、品質好,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且是近3年內播種面積基本穩定的集中連片耕地。
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是國家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農業區域布局的重大舉措,將對完善農業調控、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發揮積極作用。(記者 彭源)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