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內蒙古自治區經信委透露,2016/2017年制糖期,內蒙古創造了自治區制糖產業61年來的歷史最高水平,為全面貫徹落實“十三五”自治區制糖行業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據了解,2016/2017年制糖期,內蒙古共播種甜菜95萬畝,同比上年制糖期增加27萬畝;收購甜菜301萬噸,生產食糖46.33萬噸,分別比上年制糖期增加88.74萬噸和7.05萬噸。菜絲平均含糖14.64%,甜菜產糖率11.67%,同比分別降低1.44和1.70個百分點。
2016/2017年制糖期,全國糖料種植面積2093.7萬畝,同比上年制糖期減少41.2萬畝;全國生產食糖928.8萬噸,同比上年制糖期增加58.6萬噸,其中:甘蔗糖占88.73%,甜菜糖占11.27%。內蒙古食糖全屬甜菜糖,占全國甜菜糖總量的44.25%。
2016/2017年制糖期,內蒙古食糖銷售額29.94億元(全國制糖行業銷售收入658.2億元),利潤總額2.25億元(全國制糖行業實現利潤32億元),財政稅收1.98億元(全國制糖行業財政稅收34.3億元)。
據內蒙古糖業協會統計,內蒙古現有6家制糖企業,生產能力22000噸/日,明年擬陸續復產、擴建、新建7家糖廠,2018/2019年生產能力將增到55000噸/日。
針對內蒙古自治區制糖產業下一步的發展,有關專家提出4點建議,一是提請有關部門及早關注擴大甜菜種植面積,加強機械化收割、削減水平,提高企業收儲能力;二是各地及早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布局糖廠,防止區域內形成惡性競爭的局面;三是對制糖行業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可參照玉米、小麥、馬鈴薯等作物的補貼政策,對甜菜種植戶及其收割農機具給予資金補貼,減輕種植甜菜農民的負擔;四是加大對制糖企業的技術改造、節能環保、信息化、智能化提升力度,提質增效,降本增收,提高制糖企業利潤率和市場競爭力,助推內蒙古制糖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全行業持續健康有序發展。(胡孝東)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