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我家響應盟里號召,對自家畜群進行了結構調整,羊少了、牛多了,收入增加了,生態也好轉了。當下,我家當務之急就是準備好飼草料,做好今年春季休牧工作。”內蒙古錫林浩特市阿爾善寶力格鎮那仁寶力格嘎查牧民娜仁花說。
(圖片來源:互聯網)
春季休牧是錫林郭勒盟為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推出的一項重磅措施。該盟今年春季休牧總面積為2.2億多畝,為保障春季休牧工作順利進行,盟旗兩級財政將按照休牧區每畝0.75元的標準,為農牧戶發放1.6億多元休牧補貼。錫盟生態保護委員會副主任烏日根巴雅爾表示:“實施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可有效避免牧草生長點被牲畜過早啃食、踩踏而導致草地生產力下降、種群退化問題,還可防止牲畜春季跑青,減少掉膘率,有利于傳統畜牧業生產方式向現代畜牧業經營管理的轉變。”
“有了補貼更好,就算沒有補貼,我們也得做好休牧工作。”娜仁花信心滿滿。大面積休牧最主要的核心問題就是飼草料的儲備。而娜仁花的信心源自于堆積如小山般的飼草料。
這兩年,娜仁花家積極減羊增牛,將最多時的500多只羊壓減到200來只,牛的頭數卻增加到50多頭。這樣一來,娜仁花欣喜地發現,收入有了顯著提高不說,草場也得到明顯恢復,去年秋天,自家草場打的草足夠用,還出售了一部分。
娜仁花家的畜群結構調整是錫林郭勒盟深入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減羊增牛”戰略的縮影。2017年,該盟引進2.7萬頭良種肉牛,改良黃牛75萬頭,良改比重提高了1.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啟動實施肉羊產業發展規劃,推動蘇尼特羊、烏珠穆沁羊提純復壯和察哈爾羊選育擴繁,牧業年度牲畜總量與2016年相比,減少152萬只,天然草場載畜量首次出現負增長。
去年,錫林郭勒盟為更好地保護承載力脆弱地區的生態環境,實施農區禁牧、沙地禁羊兩項新措施,在遭受嚴重干旱情況下,年內草場蓋度達到37%,較上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
“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作為職能部門,我們要以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抓手,抓執法、強監管,探索生態保護新模式,為建設美麗錫林郭勒草原保駕護航。”錫林郭勒盟生態保護委員會副主任烏日根巴雅爾表示。
錫林郭勒盟草原面積為19.2萬平方公里,占全盟面積的94.6%。目前,全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全盟75%的面積已納入生態紅線保護范圍。下一步,該盟將堅守生態保護紅線,山水林田湖草沙全方位發力,持續生態文明制度和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改革,嚴格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與獎勵機制以及草原休牧、輪牧、禁牧和草畜平衡等制度,組織實施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同時,全面建立河長制、湖長制,實現河湖由多頭管理向統一管理的轉變,為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恢復提供制度保障。(巴依斯古楞)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