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助力造血”作為構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體系和平臺建設的內蒙古,經過兩年的發展,在推進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中邁出了可喜的步伐。日前,內蒙古海關進出口發展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內蒙古自治區外貿進出口總值360.2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1.9%,高于同期全國外貿進出口增速7.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25億元,增長4.3%;進口235.2億元,增長16.4%。內蒙古自治區外貿自2018年7月以來,連續10個月保持同比增長。
統計表明,前4個月,蒙古國和俄羅斯仍為自治區主要貿易伙伴國。前4個月,內蒙古對蒙古國進出口113.1億元,增長32.4%,占31.4%;對俄羅斯進出口63.6億元,增長1.1%,占17.6%;二者合計占49%。此外,對澳大利亞進出口21.7億元,增長21.3%,占6%;對美進出口13.1億元,增長36.5%,占3.6%。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增勢良好。前4個月,內蒙古自治區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38億元,增長13.6%,占66.1%。其中出口72.9億元,下降0.5%;進口165.1億元,增長21.2%。此外,內蒙古外貿民營企業仍為進出口主力軍。前4個月,內蒙古自
治區民營企業進出口253.8億元,增長13%,占70.5%;國有企業進出口82.7億元,增長15.1%,占23%。
據呼和浩特海關統計分析處分析,今年一季度內蒙古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0%,快于規模以上工業8.4個百分點;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此外,部分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工業新產品產量增長較快,智能電視27.7萬臺,同比增長1.3倍;單晶硅2.2萬噸,同比增長89.4%;光電子器件1.1億只,同比增長91.4%。近日,商務部發布《關于認定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名單的通知》中在全部255個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認定項目中,內蒙古共有10個基地獲批,獲批數在19個中西部地區中位列第一位。這批
國字號外貿轉型基地的獲批將對內蒙古外貿結構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國際競爭力起到積極推進作用。內蒙古工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快速發展,加之系列穩外資、穩外貿政策措施陸續出臺,擴大進口、減稅降費等政策效果逐步釋放,必將為推進全球經濟一體化注入活力。不僅如此,農業經濟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開始上演,目前,內蒙古與沿線國家合作的105農業種植項目正在實施當中,與俄羅斯合作種植的油菜籽,小麥,燕麥,蕎麥;與蒙古國合作種植的油菜籽,小麥,大麥,水飛薊籽等糧食的進口有望在年內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