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獲悉,內蒙古強化社會救助在脫貧攻堅中的兜底作用,截至目前,全區農村牧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人數達到44萬余人。
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廳長鄧月樓介紹,2016年內蒙古率先在全國范圍內出臺了農村牧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具體政策措施,對完全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實現脫貧的人口,全部納入低保,實施政策性兜底脫貧。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內蒙古全區將3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了低保保障范圍。內蒙古還為6.1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困難殘疾人發放了基本生活補貼,其中為3.4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重度殘疾人發放了照料護理補貼。
同時,內蒙古穩步提高救助保障水平,2019年農村牧區低保平均標準較上年提高367元,達到年人均5914元。全區農村牧區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比上年提高了1281元,達到年人均9727元。
此外,為鞏固脫貧成效,2018年10月,內蒙古建立了低保兜底脫貧的漸退政策,明確脫貧攻堅期內,納入農村牧區低保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收入超過當地標準后,給予12-24個月的“漸退期”。截至今年6月底,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落實低保漸退政策8824人。(記者 安路蒙)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