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爾多斯:能源革命的“煤三變”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12-23





      鄂爾多斯煤炭、天然氣分別占全國的1/6和1/3左右;可供開發的太陽能、風能均在千萬千瓦以上,是我國重要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煤電基地和現代煤化工基地。近年來,鄂爾多斯堅持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能源供給體系質量;堅持能源科技創新驅動,激發能源發展內生動力;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促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堅持破立并舉精準發力,走出一條能源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從“黑”到“白”的蝶變


      在國家能源集團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的展廳里,如水般清澈的油品靜靜陳列其間,“將烏黑的煤炭從礦口直接運出來,就地轉化,這也是國內首個百萬噸級煤直接制油示范項目,而且都是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總經理王建立介紹道。


      12月12日,一條喜訊傳來:“中為能源鄂爾多斯唐家會礦區煤炭地下氣化技術工業化示范項目成功投產!”該項目投產標志著中國企業第一次在ISC技術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是煤炭能源安全、高效、潔凈利用的一次革命。


      據了解,ISC技術是將地下的煤炭進行有控制地燃燒氣化,通過對煤的熱作用及化學作用而產生可燃氣體的過程。該工藝不需要開挖采煤,也無需任何工作人員進入地下,就可生產低成本的工業燃氣和化工合成原料氣(簡稱合成氣)。通過產品井輸到地面,合成氣經物理水洗、分離、凈化后直接供應下游能源化工企業或居民生活使用。因輸送成本低、煤炭資源利用率高,有效延伸了煤化工產業鏈,增加了煤炭能源附加值,基本實現污染物零排放。


      “該項目的成功投產,將解決煤炭開采利用的安全、運輸、用水和環保等問題,將為內蒙古煤炭能源利用的轉型升級,為中國能源戰略安全及綠色環保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華邦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中為能源董事長蘇如春告訴記者。


      據悉,ISC項目經濟效益遠遠高于地面煤制氣項目和井工開采,初步測算,ISC項目效益比地面煤制氣項目效益增加50%以上。


      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自治區的現代能源經濟建設示范區,鄂爾多斯現代能源經濟發展引人矚目。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點到群,從“黑”到“白”,一次次起跳、一次次蛻變,得益于產業結構調整、創新轉型、綠色發展的思路。


      從“原材料”到“高新尖”的嬗變


      坐落于達拉特經濟開發區的內蒙古榮信化工有限公司二期年產40萬噸煤制乙二醇及30萬噸聚甲氧基二甲醚循環經濟示范項目,已經投料試車。這是企業在一期年產60萬噸煤制甲醇項目基礎上投資新建的,總投資76.8億元。項目中采用的4000噸級氣化爐被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在位于準格爾旗大路工業園區的久泰能源有限公司,年產100萬噸的甲醇項目正在滿負荷生產,今年企業接到的訂單源源不斷。久泰能源內蒙古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盧振林介紹:“原煤市場現在每噸500元左右,甲醇每噸現在2000元左右,煤炭經過氣化、變換、合成幾道工序以后,實現了4至5倍價值的增長,讓企業的效益實現了提升。”今年,該公司在一期100萬噸煤制甲醇項目的基礎上,投資82億元建設的年產60萬噸烯烴項目正式投產,產出的聚丙烯、聚乙烯可以廣泛應用在薄膜制品、塑料制品等領域。


      如何立足煤,而不依賴煤?鄂爾多斯未雨綢繆,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新體系。早在2001年,全市就針對產業“小短粗”提出高起點、高科技、高效益、高產業鏈、高附加值、高度節能環保的“六高”標準,全面實施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戰略,推動新型工業化取得突破性進展。2004年建設全世界第一套商業化示范工程神華煤直接液化項目,實現了煤炭深加工的重要跨越。此后,伊泰每年16萬噸煤間接液化、久泰100萬噸甲醇50萬噸二甲醚、新奧60萬噸甲醇、中天合創137萬噸烯烴等一批大項目相繼落成,鄂爾多斯成為世界上煤化工項目最為集中的區域,形成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甲醇烯烴、煤基新材料等多條產業鏈,提高資源的綜合附加值,成為了國內門類最全、規模最大的現代煤化工試驗示范項目集中區。


      依托煤炭資源配置和相關產業配套政策,鄂爾多斯吸引了神華、中煤、新奧等一大批實力雄厚的企業投資現代煤化工項目,構建起煤化一體化產業新格局。


      依托“煤-油”“煤-甲醇-氣”“煤-電-鋁”“煤-焦-氣”等產業鏈優勢,鄂爾多斯甲醇、焦化、電石等傳統煤化工總量得到適度控制,現代煤化工升級示范穩步推進,陸續投產多個全球、全國第一的新型煤化工項目,實現了資源型產業縱向梯度增值。特別是實施了石墨烯、碳材料、精細化工產品深加工等新型煤化工延伸項目,拓展了產業發展方向。


      依托資源和能源優化組合優勢,引進高技術、高節能、高環保冶煉項目,構建起“探-采-選”“煤-電-冶”一體化產業鏈,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中提升了產業鏈競爭優勢,形成鄂爾多斯資源能源就地加工轉化增長的新優勢。目前,煤化工產能達1533萬噸,現代能源經濟已經成為推動鄂爾多斯高質量發展重要動力。


      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的演變


      鄂爾多斯不僅有煤,“煤電油氣風光”并舉,多“源”格局,助推鄂爾多斯能源經濟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


      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被國家能源局確定為自治區唯一的示范基地,規模為200萬千瓦,占地10萬畝,建成后年發電量達40億度,實現產值超15億元。目前,一期50萬千瓦已建成并網發電。此外,蒙西至天津南、上海廟至山東兩條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建成,全市已形成風能發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裝機270萬千瓦,煤制氣產量達到4.8億立方米,清潔煤炭、電力、煤基燃料、天然氣、新能源五大產業板塊風生水起……


      綠色多元的能源供應體系初步建立。鄂爾多斯積極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油氣勘探開發,石油保持穩產,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大力推廣環保生產技術,在役電廠脫硫、脫硝改造全部完成,新建燃煤電廠均采用技術先進、能耗低、水耗低的60萬千瓦及以上超臨界空冷發電機組。


      在做好現代能源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這篇大文章中,鄂爾多斯步履鏗鏘。(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玉琢)


      更多產業經濟信息資訊,馬上到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http://www.lyredcross.com/


      轉自:內蒙古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青島同濟人風采——韓杰:匠心傾情建筑  探路智慧城市 青島同濟人風采——韓杰:匠心傾情建筑 探路智慧城市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