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續35年飛播造林治沙——阿拉善呈現“綠帶鎖黃龍”壯麗景觀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6-07





      近日,從阿拉善盟林草局了解到,今年,全盟計劃完成飛播造林治沙任務22萬畝、補播作業15萬畝,重點持續推進騰格里、亞瑪雷克等沙漠鎖邊林草帶防沙治沙建設。目前,飛播造林和補播造林地塊已全部落實到位,飛播用種、圍欄建設、工程固沙等項目已完成部分政府采購。全盟共采購飛播樹種、草種179.18噸;已協調落實空軍運輸搜救團運五B型飛機3架,其他飛行單位2架飛播作業直升機正在進行政府采購。該盟飛播造林計劃已于5月25日開始飛行作業。


      近年來,阿拉善盟嚴格按照國家林草局在“三北”工程精準治沙重點縣建設中推進林草深度融合發展的要求,把林草融合發展作為精準治沙的重要突破口,認真貫徹執行新修訂的飛播造林和封育技術規程,堅持以水定林、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確定宜播區和宜封地,對沙化土地相對集中、規模較大、降水量能滿足飛播、封育條件的地區,加大飛播造林治沙和封沙育林力度,科學配置樹種、草種,加大灌草比重,積極推廣低覆蓋度治沙造林,構建健康、穩定、多功能的沙地生態系統,切實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穿到精準治沙全過程。


      截至2019年底,阿拉善盟重點在騰格里沙漠東緣、烏蘭布和沙漠西南緣、巴丹吉林沙漠南緣連續35年實施了飛播造林治沙,累積飛播造林631.7萬畝,覆蓋度在30%以上的保存面積達367萬畝,在騰格里沙漠東緣建成了長350公里、寬3—20公里的生物治沙林草帶,在烏蘭布和沙漠西南緣建成了間隔長110公里、寬3—10公里的生物治沙鎖邊帶,使播區流動沙丘趨于固定,局部地區環境狀況明顯改善,呈現出“綠帶鎖黃龍”的壯麗景觀,有效地遏制了騰格里沙漠和烏蘭布和沙漠的前移擴展危害,飛播造林治沙已成為阿拉善生態建設的最大亮點和全國治沙示范。


      飛播造林治沙不僅增加了播區植物種類,提高了植被蓋度,還削弱了風力,增加了地面粗糙度,減少了輸沙量。據調查顯示,目前,播區植被蓋度已由播前的0.5—5%提高到12.8—50.4%,生物量(干重)由播前的1.0—2.5公斤/畝增加到21.5—120公斤/畝,近地表輸沙量減少85.5—97.6%,地表形成0.1—1.0厘米的結皮,土壤有機質含量由0.07%提高到0.23%,防風固沙效果明顯。此外,播區內還逐步建立起了良性演替的穩定生態系統,植物種類增加了10幾種,昆蟲、兩棲動物,以及兔、狐貍、鷹隼、獾、刺猬、黃羊等野生動物在飛播區內不斷繁衍生息。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