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構建“一群兩區三圈” 集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8-17





      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承載著黨中央對山西發展的關心關懷和殷切期望,是山西省進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的重大任務,是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

      為提升區域競爭力,山西省精心謀劃“大棋局”,加快構建“一群兩區三圈”城鄉區域發展新布局。通過建設太原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帶動山西中部晉中、忻州、陽泉、呂梁四市協同發展,推動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在建強建好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南北“雙引擎”的同時,在晉北、晉南、晉東南建設高質量城鎮圈,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不斷提高全省城鎮化水平。

      2021年山西GDP增長9.1%,今年上半年GDP增長5.2%,增速分別排中部省份第二和第一。山西將繼續搶抓發展機遇,充分發揮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發揮資源要素豐富、發展空間廣闊、營商環境優化等比較優勢,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全面融入全國互聯互通,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同步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在服從服務國家大局中加快自身發展,為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貢獻山西力量,在全國版圖中進一步彰顯山西作為。

      A “一群”——鍛造“核心極”,實現中部爭先崛起

      3.5%,今年上半年太原GDP的增長速度。這一指標在全國42個主要城市中位居第12位,位列第一方陣。

      山西中部城市群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的19個城市群之一,其中太原是中心龍頭,要舉全省之力,“建設太原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帶動山西中部其他四市協同發展。”按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指明的方向,太原市緊緊圍繞全面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目標,做強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兩翼支撐,一體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城,加快打造創新高地、產業高地、人才高地、開放高地,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努力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創新資源集聚轉化、生態環境治理、黨建引領保障上走在全省前列。

      瞄準打造開發區“升級版”目標,太原市加強規劃引領,推動擴容提質,優化園區功能,集聚創新資源,滾動開展“三個一批”活動,不斷吸引大項目好項目落地,抓好投入、拉動投資,推動投產、強化產出,充分發揮各開發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主戰場作用,全力提升產業承載能力。

      今年以來,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太原市委、市政府抓緊補鏈強鏈延鏈,推動工業經濟增總量、擴規模、上水平,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高質量發展態勢。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0.3%,居全國省會城市第5位、中部省會城市第1位,為穩住全市經濟大盤發揮了“壓艙石”作用。

      聚焦建設太原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的同時,晉中重點加快與太原融合發展,忻州重點與太原和雄安新區相向發展,陽泉、呂梁作為東西兩翼,目標成為中部城市群的重要戰略支點。五個市密切聯動、攥指成拳,全力實施領先發展、爭先崛起、率先布局、創先轉型的“四先”戰略。

      5月13日,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通過了多個規則、制度以及專項規劃和實施方案,明確圍繞全省重點產業鏈共同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推進城市群產業發展由鏈到群,壯大特色產業,形成規模效應。同步加強科技合作協同創新、生態環境聯保聯治、公共服務包容共享,形成互促共進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B “兩區”——強勢起步持續發力,著力打造南北引擎

      8月8日,山西綜改示范區引進泰山玻璃纖維有限公司“年產60萬噸高性能玻璃纖維智能制造生產線項目”啟動建設。泰山玻纖是央企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材科技新材料產業板塊核心子公司,為全球三大、國內第二大高端玻璃纖維供應商。此次引進的泰山玻纖綜改區基地項目,是綜改區新材料產業的標志性項目,項目達產后年產值36億元。

      作為山西轉型發展的排頭兵,山西綜改示范區自2017年掛牌以來,樹牢“走在前、作示范、創一流”的發展理念,加快電子信息、合成生物、新能源、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提高智能煤機制造、軌道交通、信創、半導體、新材料、生物醫藥、通用航空等優勢產業競爭力,持續用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新項目帶動經濟加快轉型、深度轉型。5年多來,累計落地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711個,引進了中電科碳化硅、凱賽生物、中來光伏等一批帶動力強、潛力大的優質項目。

      2021年以來,共開展5次“三個一批”活動,簽約項目194個,簽約投資額726.64億元;開工項目217個,計劃總投資1012.64億元;投產項目154個,投產達效率98.63%。今年,31個省重點項目、109個區重點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凱賽生物、中來光伏、錦波生物人源化膠原蛋白產業園、厚生鋰離子電池隔膜等項目將陸續投產。GDP已由2017年設立時的421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861億元,五年翻了一番。國家級經開區排名由第99位上升到第37位,國家高新區排名由第106位上升到第72位,成為全國發展最快的經開區和高新區之一。

      南引擎持續發力,北引擎強勢起步。8月11日,經過150多天的建設,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片區大盂產業新城啟動區路網(一期)工程基本完工,這也是太原片區完工的第一個項目。

      去年12月底,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強勢起步、迅速開局。太原市明確了“一年見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勢、十年成城”的發展目標,形成了一個總體規劃、一個啟動區建設、一批項目落地、一個管理機構、一套運行機制、一張任務清單的“六個一”具體抓手,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片區建設的“四梁八柱”正在加速構建。忻州市錨定融入京津冀和服務大循環門戶樞紐,建設山西中部城市群先進制造高地、世界級文化休閑旅游康養目的地、有機旱作農業優勢特色產業標桿地、生態秀美高品質宜居地的發展定位,確保在基礎設施、產業布局、生態環境、公共服務、治理體系等一體化發展格局中迅速開局。

      現在,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全速推進,太忻城際列車順利開通,雄忻高鐵將在今年10月開工,太鐵客運樞紐西環線計劃同步開工,集大原鐵路、太忻大道等施工現場熱火朝天。一大批新興產業類項目爭先落地,圍繞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太原片區招商引資簽約項目投資額646億元,忻州片區“云簽約”項目投資額312億元,許多“專精特新”企業正在加快集聚,支撐高新技術企業聚鏈成群,推動創新生態加速形成,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的新引擎作用正在凸顯。

      年底前,圍繞就醫、社保、出行、文旅、住房、行政審批6個領域,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將推動太原、忻州兩市區域內取消異地就醫備案、跨市域“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率先實現全程網辦等便民服務事項,真正實現“一體化”發展。

      C “三圈”——向內提升凝聚力,向外拓展影響力

      晉北、晉南、晉東南三個城鎮圈,包括晉北的大同、朔州,晉南的臨汾、運城,晉東南的長治、晉城。這六個市,兩兩間地理相連、淵源深厚,依托各自優勢,向內與山西中部城市群緊密聯動,向外與京津冀、關中平原等周邊城市群攜手同行。

      在山西省城鄉區域發展新布局里、在生產要素的新優化間、在經濟發展的新方式中,“三圈”內各市立足區域優勢積極破題,主動扛責擔當,主動服務和融入我省中部城市群高質量發展。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指出,晉北城鎮圈要與山西中部及京津冀、呼包鄂榆城市群內外聯動,深化蒙晉冀長城金三角區域合作。晉南城鎮圈要與山西中部及關中平原城市群內外聯動,深化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晉東南城鎮圈要與山西中部及中原城市群內外聯動,申建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桑干河貫穿大同與朔州,在流域治理上,雙方加強生態修復、綜合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了晉北生態區。作為京津冀的“上游”,在生態建設上,兩市實現共建共享,共同打造環京津冀的生態屏障。正在推進建設的集大原高鐵連接大同、朔州兩市,交通基礎建設的互聯互通,又為兩市在經濟、文旅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打下基礎。

      晉北城鎮圈的建設為大同、朔州兩市的發展拓展了新空間、注入了新活力、帶來了新機遇。發揮各自產業和區位優勢,提升能源領域合作的同時,立足晉北風光和電力優勢,按照“風光水火儲”和“源網荷儲”兩個一體化思路,整合新能源資源,規劃建設綠電送京、晉電外送通道,服務國家的能源戰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眼下,臨汾市正以開展“項目建設年”為契機,抓緊制定可操作、能落地、見成效的實施方案,立足晉南城鎮圈與山西中部城市群協同發展,全力推進黃河流域綠色崛起轉型樣板城市、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雙城”建設,建立項目庫,把“雙城”建設落實到一批專項行動、重點工程、重大任務和具體項目上。各縣(市、區)也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具體行動計劃,全力打造黃河流域樣板縣,共同建立起推進全市“雙城”建設的工作矩陣,全力推動“雙城”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

      與此同時,運城著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打造新興產業、現代農業、知名旅游強市;長治建設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示范區,打造現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晉城建設綠色轉型示范城市、能源革命領跑城市、光機電產業集聚城市,打造通往中原城市群和對接長三角的橋頭堡……

      “一群兩區三圈”內外聯通、雙向聯動,相互促進、相互支撐,構成了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有機整體。錨定目標,久久為功,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畫面正徐徐展開。(曹婷婷 王小強 劉鐵軍)


      轉自: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山西確立2017年旅游發展新目標

      到2020年,力爭旅游經濟總收入、人均出游率、旅游就業三項主要指標實現“三個翻一番”。將旅游業建設成為山西經濟結構調整的先導產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2017-03-23
    • 山西今年投入12.9億元建設大水網

      記者從山西省財政廳獲悉,近日省財政下達大水網骨干工程建設經費12 9億元,用于中部引黃、小浪底引黃、東山供水、淜頭水電站工程的建設。
      2017-03-23
    • 山西近5年排污權交易逾18億元

      山西省環保廳日前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山西省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224宗,成交金額3 79億元。過去5年間,山西共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金額逾18億元。
      2017-03-24
    • 山西省新能源發電突破500億千瓦時

      從2008年7月28日山西首座風電場正式并網至今年2月底,全省風電、光伏新能源發電累計已突破500億千瓦時,達到538億千瓦時,全省新能源發展邁入了新的階段。
      2017-03-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