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立恒焦化遠程一鍵煉焦”項目的正式投運,開啟了智能化“一鍵煉焦”新時代;
由省內企業自主研發設計的數據中控平臺,可以實現互聯網遠程無人值守和事故診斷,其自動化程度遠超國內同類技術產品;
個體貨車司機在APP平臺注冊后,輕點手機就能找到合適貨源,通過線上結算還降低了拖欠運費的風險;
……
三個不同的場景,展現的卻是一個共同的事實——當前,數字化正不斷融入我們的衣食住行、生產生活,在加速改變著各行各業。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我省正搶抓機遇,不斷解鎖數字應用新場景,以數智賦能三次產業跨越發展。
數據是最直接的“見證”。近年來,山西省緊跟時代浪潮,加大5G等新基建推進力度,積極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來自山西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7%,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7.3%。1-5月份,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97.5%,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27.5%。
作為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十四五”發展戰略與規劃的轉型升級重點項目,侯馬北銅公司年處理銅精礦80萬噸綜合回收項目,獲得國家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3285萬元。該項目總投資35.2億元,應用了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術,通過各類資源要素的數字化匯聚、網絡化共享和平臺化協同,建設安全、綠色、高效的智能化工廠。
在陽泉,山西省重點推進自動駕駛、智能設備、智能零售等項目,打造“智車之城”;在大同,推進秦淮、中聯、京東、國富等數據中心加快建設、落地,打造大同數據中心產業集群;在呂梁,重點推進超算中心、數據中心、數據標注企業發展,打造“數谷呂梁”大數據產業基地。
事實證明,無論是山西省的傳統產業,還是新興服務業,亦或是其他產業,只有插上數字化的“翅膀”,才能“飛”到之前難以企及的發展新高度。而積極擁抱數字經濟的企業,已成為行業發展的翹楚和全省數智賦能的代表。
隨著時代的發展,數字經濟離我們越來越近。日前,山西省工信廳、省民政廳制定推出了《關于推進5G+智慧社區建設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在“十四五”期間,推進建設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數字社區。我省將開展試點,以居民需求和社區難點為切入點,強化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社區管理中的融合應用,促進社區服務向扁平化、精細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發展。同時,依托5G網絡,優化社區公共環境,提升社區生活便捷化、智慧化水平。
山西發展數字經濟有場景、有前景。山西省不僅擴大了5G+工業互聯網、醫療、教育、智慧城市等應用場景,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推動制造業、服務業和農業等產業數字化發展,還積極鞏固拓展信創、大數據等數字產業的發展成果,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力爭以數智賦能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王蕾)
轉自:山西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