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金融人走出網點柜臺,把政策、資金送到鄉村振興一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25





      春回大地萬物新,樹枝綻綠麥苗青。春之曲拉開了大幕,山西省金融人主動走出舒適的網點柜臺,來到田間地頭,送政策,送資金,精準興農富農,助力鄉村振興,普惠金融服務為歡快的春曲增添了金色的音符。


      “今年我承包的土地達到1000畝,可是購買化肥、農機具的錢不夠。正好在朋友圈看到縣農商行的貸款產品,我聯系了客戶經理,沒想到工作人員立馬就上門了,給了30萬元的貸款授信額度,解決了我的大問題。”前幾天,澤州縣大箕鎮左匠村的種植大戶老任站在剛剛購買的旋耕機旁激動地說。


      開春以來,澤州農商銀行積極開展“線上+線下”信貸宣傳、資金投放工作,為農戶送上金融及時雨,保障春耕生產不誤農時。


      運城市素有“山西糧倉”之稱,全市小麥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占全省一半以上。這段時間,運城農信社組織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全市春季農業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全方位支持和幫扶。


      連日來,在稷山縣蔡村鄉東坑村,自走式噴灌機穿梭于綠意盎然的麥田間有序作業。自主澆灌、自動噴藥、水肥一體化灌溉,多功能智能化的農機設備,讓3000多畝汾河灘地成了20多家農戶省時省力又省心的“金土地”。


      稷山縣農商銀行2000多萬元的“整村授信”,為東坑村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福農貸”讓大伙兒足不出戶就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該村村委會主任王猛虎介紹說,每個農戶都有一張信用卡,隨借隨用,相當于有了移動錢包,特別方便。現在青苗期的長勢特別好,今年預計每畝能增加產量100公斤左右。


      農信社是“三農”金融服務的主力軍。全省農信社圍繞農業生產、農資供應、農產品運輸、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重點領域,借助首季“開門紅”業務競賽活動的有利契機,精準摸排農戶及各類涉農主體資金需求,助力春耕生產,推動糧食豐收、農民增收。截至2月末,全省農信社累計投放春耕備耕貸款2.11萬戶,金額達18.17億元。


      “農”字號金融機構把助農、興農當成天然使命、定為服務宗旨。而在人們印象中以工商業為主要扶持對象的工行、中信銀行等金融機構也主動延伸服務觸點,下沉服務渠道,積極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鄉村服務觸達體系,打通金融服務鄉村“最后一公里”。


      3月13日,在文水縣南莊鎮溫云工業園區一廠房內,機器轟鳴聲連綿起伏,生產流水線高速運轉。看著一輛輛貨車滿載駛出,鑫杰食品公司負責人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之前,這家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面臨較大的資金缺口。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中信銀行太原分行開辟專屬綠色通道,累計為企業投放900余萬元的普惠金融貸款,幫助企業恢復了生產能力。


      今年以來,中信銀行太原分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導向,持續健全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著力加大對新發生的扶貧、涉農、鄉村振興貸款補貼力度,并通過優化風險管理制度,提供差異化政策和流程,搭建起鄉村振興領域項目審查審批、用信核保綠色通道,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效率。


      “衷心感謝郵儲銀行和農擔公司,有你們的支持,我們公司的發展更有盼頭了!”近日,朔州市綠野西山農牧有限公司負責人向前來洽談合作的郵儲銀行朔州市分行和山西農擔朔州分公司的工作人員連聲道謝。


      朔州市綠野西山農牧有限公司是全市第二大蛋雞養殖企業,想擴大經營規模卻資金不足。郵儲銀行朔州市分行和山西農擔朔州分公司派出工作人員深入該公司進行走訪調研,第一時間為其發放了150萬元擔保貸款,讓企業邁入了發展快車道。


      作為第一大行,工行總行的城鄉聯動發展戰略引起了廣泛關注。近年來,工行山西省分行積極落實工行總行城鄉聯動發展戰略,著力破解“三農”融資難題,努力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工行模式”,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服務鄉村振興“山西方案”。該行結合我省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南果中糧北肉東藥材西干果”五大平臺等重點建設項目,與省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開展多輪重點項目對接,持續豐富創新涉農特色場景產品,積極拓展農業產業鏈,采用“批量擔保+農戶”模式解決名優農產品種植戶小、散、雜的問題,推動集群化發展。截至2022年末,該行特色場景業務貸款累計投放261筆,共2.92億元。


      工行山西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楊志忠表示,下一步,分行將繼續貫徹城鄉聯動發展戰略,持續加大糧食生產、鄉村建設等重點領域融資支持,分類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綜合化金融服務供給,大力開展“興農撮合”等融智融商活動,強化興農通APP推廣和特色化場景建設,全面提升鄉村金融綜合服務能力。(馬永亮)


      轉自:山西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