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貨運平臺企業改變了傳統貨運模式,實現了向智能匹配、智能跟蹤、智能調度系統的轉型,吸引了更多個體經營戶加入平臺,全面提升了貨運物流效率……今年,山西省將加快推動網絡貨運數字化發展,引導網絡貨運企業與物流、金融、保險等企業融合發展,力爭全年營收突破1500億元。這是近日從省交通運輸廳傳來的消息。
按照省委、省政府“兩個轉型”部署安排,2022年以來,山西省交通運輸廳積極推進互聯網與貨運物流跨界融通,大力支持網絡貨運新業態創新發展,以信息化、數字化引領傳統貨運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網絡貨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對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山西省網絡貨運監測系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山西省共有網絡貨運企業465家(占全國的18%),比2021年的329家增加136家;整合社會零散運力223萬輛(占全國營運貨車保有量的20%),較2021年底增加121萬輛,實現了數量翻番。2022年,全省網絡貨運共完成貨運量5.88億噸,實現營收過千億,達到1058億元,數字產業化成效顯著。
交通運輸部公布數據顯示,山西省網絡貨運企業數和完成貨運量均為全國第一,營業額全國排名第二,整合車輛數量全國排名第三,駕駛員數量全國排名第四。網絡貨運行業市場主體倍增,推動了整個交通運輸行業的數字產業化發展。
推進網絡貨運發展,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新舉措。網絡貨運可提高運輸供給側資源配置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拓展后市場服務,帶動交通運輸行業規模“擴容升級”;完善應急運輸保障體系,可為突發事件提供應急運輸保障;提升行業安全,大幅提升貨運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2022年1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山西省促進網絡貨運行業健康發展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加快建設省級網絡貨運信息監管服務系統平臺。省交通運輸廳主動適應網絡貨運數字經濟發展模式特點,創新了“互聯網+”監管服務模式,并通過建設山西省網絡貨運信息監管服務系統,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解決信息上傳不及時、信息造假以及避免偷稅漏稅的問題,形成新業態信用評價指標體系,有效提升新業態的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為將現有的單一監管功能進一步向服務功能延伸,省交通運輸廳加快建設網絡貨運監管服務平臺,增加了對網絡貨運企業的誠信監管、金融服務、發票服務、保險服務、電子證照申領查驗、用戶咨詢投訴服務熱線及在線服務等功能。平臺建成后,各網絡貨運企業對新進入平臺的車輛和司機信息,可直接使用運政管理信息系統對上傳的駕駛證及車輛的行駛證、營運證等信息進行審核,降低工作量、提高識別率,極大地方便企業經營及發展;12噸以上貨車運行軌跡數據可免費向網絡貨運企業開放,僅此一項,可為省內網絡貨運平臺企業節約成本1100余萬元;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減少司機和車輛注冊認證環節和程序,實現網絡貨運許可審批“一網通辦”;監管服務平臺可實現省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道路貨運運力調度功能和提供決策性數據支撐。(冷雪)
轉自: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