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晉中盆地核心區域,太谷區依托千年農耕底蘊與晉商文化基因,正以科技創新為引擎、產業融合為路徑,構建“特優農業+高端制造+文旅康養”三位一體的現代產業體系。2024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72.94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居晉中市首位,其特色產業發展模式為縣域經濟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太谷樣本”。
特優農業:科技強鏈引領產業升級
太谷區以“晉創谷·農高區”為平臺,通過種業創新、智慧農業與品牌培育三大路徑,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高附加值方向轉型。
種業創新突破“卡脖子”難題。近年來,太谷區依托晉中國家農高區,建成谷子研究所、藜麥研究院等創新平臺,柔性引進10名院士、40個高端科研團隊。2023年,8大類9個品種種子搭載神舟十六號飛船完成太空誘變實驗,其中“晉谷21號”上榜農業農村部主導品種。巨鑫偉業農業科技公司年生產脫毒種苗3000萬株,覆蓋全省70%縣區,草莓新品系年繁育量達500萬株,推動種苗工程育繁推一體化發展。
智慧農業重構生產范式。在太谷區范村鎮閆村設施蔬菜園區,800余座大棚實現智能化管理,西葫蘆、西紅柿等品種畝產收益達3.5萬元。京東智慧農場、金銘農牧生豬智慧養殖示范區等項目,通過物聯網、AI技術實現農產品全流程溯源。番茄小鎮引進無土椰糠栽培技術,帶動周邊種植戶增產20%以上。目前,全區已建成百畝以上設施蔬菜園區52個,年產量40萬噸,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重要供應地。
品牌培育激活市場價值。2024年,太谷長山藥通過生物菌肥技術實現畝產2000公斤。白城村櫻桃采用反季節栽培技術,單果重達25克、糖度20度,零售價60元/斤仍供不應求。2025年,在全晉樂購年貨節上,太谷餅、太谷酒棗等鄉村e鎮產品銷售額突破5萬元,線上團購鏈接單日點擊量超10萬次,推動“太谷制造”走向全國。
高端制造:瑪鋼產業集群邁向全球價值鏈
作為“中國瑪鋼之都”,太谷區通過技術改造、品牌升級與國際化布局,將傳統鑄造業打造為百億級產業集群。
技術改造驅動綠色轉型。2024年,龍成瑪鋼投資5.2億元建成綠色智能鑄造生產線,采用機器人鍍鋅與數據采集系統,實現生產全流程數字化監控,獲評環保績效A級企業。全區瑪鋼企業達112家,年產能188萬噸,B級以上企業占比74%,單位能耗較傳統工藝降低30%。
品牌矩陣搶占高端市場。太谷瑪鋼專業鎮發布“TG”公用品牌,產品涵蓋瑪鋼管件、電力金具、健身器材等“5+3+N”高端矩陣。其中,瑪鋼管件占全國市場2/3,電力金具占4/5,遠銷歐美、中東等40余國。17家企業獲自營出口權,年出口量5萬噸,創匯超3億美元。
集群發展構建生態體系。太谷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瑪鋼產業園區,引入先正達種業、龍生種業等配套企業,形成“原材料—鑄造—精加工—檢測認證—物流配送”全鏈條。2024年,瑪鋼專業鎮營收增速26%,邁入全省專業鎮第一方陣,帶動就業2.3萬人。
文旅康養:農旅融合催生新業態
近年以來,太谷區以“怡然見晉中·田園太谷游”為品牌,整合農業、文化與生態資源,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農旅融合激活鄉村經濟。田園東谷溫泉小鎮、東輝象峪谷神農世界等景點年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范村鎮開發“采摘+研學”線路,閆村設施蔬菜園區推出“認養一畝田”項目,游客可參與種植管理,產品直供家庭餐桌。2024年,鄉村旅游收入達8.7億元,同比增長35%。
文化IP賦能古城復興。今年以來,太谷南大街改造工程完成后,太谷古城引入非遺工坊、晉商主題民宿等業態,舉辦“古城年貨節”“民俗展演”等活動。白塔區通過“村社區結對共建”模式,將傳統節慶轉化為旅游消費場景,帶動周邊餐飲、住宿收入增長40%。
康養產業拓展服務邊界。山西廣譽遠中醫藥文化產業園獲評“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推出藥膳養生、針灸理療等項目。全區建成18個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公辦示范性綜合托育機構投入使用,形成“醫養游”一體化服務體系。
政策創新:筑牢產業升級根基
近年來,太谷區通過制度創新與要素保障,為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科技體制改革釋放創新動能。出臺《高新技術企業獎補辦法》,對研發投入超500萬元企業給予1:1配套支持。2024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家,專精特新企業13家,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2億元。建成“7×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區,498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次辦結”。
金融支持破解融資難題。太谷區設立5億元產業引導基金,對瑪鋼企業技改項目給予貼息支持。2024年,全區新增減稅降費2.1億元,清償民營企業賬款2.5億元,企業融資成本下降1.2個百分點。
人才引育構建智力支撐。近年來,太谷區實施“太谷英才計劃”,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給予安家補貼、科研啟動經費。與山西農業大學共建“現代農業產業學院”,年培養技能人才1600人,形成“產教融合、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
從田間地頭的智慧大棚到工廠車間的智能生產線,從古城街巷的非遺工坊到溫泉小鎮的康養民宿,太谷區正以科技創新為筆、文化傳承為墨,繪就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畫卷。未來,太谷將繼續深化“特優農工文旅”融合發展,力爭到2027年建成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千億級瑪鋼產業集群與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太谷智慧”。(孫雁泰 趙志斌 郭建軍)
轉自:中國發展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