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開始實施至今,《山西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規范(DB14/T1271-2016)》(以下簡稱《規范》)正在山西省穩步推進,使山西人的心里對“美麗宜居鄉村怎么建、建成什么樣”慢慢有了底。
《規范》內容詳盡,從村莊規劃、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村莊整治、經濟發展、鄉風文明、基層組織、長效管理9個方面對美麗宜居鄉村進行了定量定性,大到村莊規劃、產業發展,小到路燈、公廁等都有章可循。這也是一份操作性很強的《規范》。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涉及十幾個部門,因項目、行業等不同又有不同的專業標準。《規范》不僅將分散于各個行業的相關標準進行了匯總,而且根據全省農村實際進行了完善、細化,這極大地方便了各地對標、對表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據介紹,《規范》本著“全面指導、保留個性”的原則,既對共性要求做了量化,也為個性化發展留出了充足空間。在實際操作中,《規范》主要起指引作用,而并非要求各地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整齊劃一。不同的村莊有不同的資源稟賦和文化特色,只有因地制宜才能真正實現美麗宜居的目標。(記者秦海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