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焦化產業升級主打技術牌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6-14





      山西以冶金焦為主的焦化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過程中。6月11日,煤轉化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太原理工大學煤化工研究所副所長苗茂謙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針對煉焦產能過剩、產業鏈延伸不足、煤焦化能耗高污染重這些傳統煤化工“痼疾”仍未得到根本改善的現狀,山西煤焦化產業要通過研發實施一批以煤焦化為源頭的重點技術和項目,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發展氣化焦及氣化技術


      氣化焦及其氣化技術的開發應用,可以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形成以煤焦化為源頭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鏈,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焦爐煤氣低溫換熱式合成天然氣技術2010年8月,在太原理工大學的組織下,山西同世達煤化工集團、杭州林達化工技術工程有限公司、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參與實施5000立方米/日焦爐氣中低溫換熱式合成天然氣項目,開發出焦爐煤氣中低溫換熱式合成天然氣的新工藝。


      在同世達建設的5000立方米/日工業性試驗裝置經過72小時考核、累計1000小時的試驗運行,證明該技術路線可行。山西省科技廳組織的由倪維斗院士等組成的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開發的焦爐煤氣制合成天然氣新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熱化學熄焦及副產品合成氣技術該技術由太原理工大學開發,相比傳統干法熄焦介質氮氣,該校提出的熱化學熄焦介質二氧化碳和甲烷有更高的比熱容,可顯著減少熄焦氣體用量。


      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氣的反應中,最亟待解決的問題是由于積炭導致催化劑失活的問題。以往的研究主要在于抑制積炭生成,該課題改“堵”為“疏”,最終解決了催化劑積炭失活問題。該項技術使合成氣生產成本降低20%,二氧化碳減排90%,產生的合成氣可生產乙醇等高附加值化工產品,其中合成氣直接生產乙醇的路線最短,易規模化。


      開發節能減排技術


      開發煉焦配煤技術、污染物治理技術、熱回收利用技術、大型清潔型焦爐和成套裝備,能夠促進焦化產業節能減排、降本增效。


      焦化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技術該技術由山西焦煤集團與山西大學合作開發,利用煤矸石合成高效聚硅酸鋁鐵絮凝劑,通過多種機制強化去除焦化廢水中的有機物,使COD去除率達到50%以上。


      該項目還開發了樹脂吸附—微電解芬頓處理脫附液的成套技術及裝備,脫附液經微電解芬頓后COD從6000mg/L降到1500mg/L以下。處理后的廢水返回到生化系統生化處理,解決了脫附液難處理問題。他們還利用膜蒸餾—結晶處理高濃鹽水的關鍵技術,對反滲透濃水進行濃縮,鹽截留率均保持在90%以上,可使水回收率提高10%以上。利用該技術建設的處理量300立方米/時的示范工程,已實現焦化廢水“零排放”。


      余熱分解焦爐煤氣脫硫廢液技術脫硫廢液是焦化企業采用濕式氧化脫硫技術脫硫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危害極大的污染物,其COD大于100000mg/L、硫化物大于2000mg/L、氨氮大于20000mg/L,同時還含有硫氰酸銨等劇毒物質,現有的污水處理系統無法對其進處理,外排或外泄都會造成嚴重的環境事故。


      太原理工大學開發的濕式氧化法脫硫廢液處理技術可以解決上述問題。該技術將脫硫廢液經過濾、加壓等預處理后,經噴射器噴入上升管高溫荒煤氣中,噴入的脫硫廢液在炭化室頂荒煤氣中被瞬間汽化,其中的硫氰酸銨等物質熱解生成氨氣、氮氣等,進入后續的凈化工段后,硫化氫以硫黃形式回收,氨氣以硫酸銨或氨水的形式回收。


      延伸煤焦化產業鏈


      發展焦爐煤氣、粗苯、煤焦油及其精深加工技術,可延伸煤焦化產業鏈,形成大宗化工產品、精細與醫藥化工中間體、新材料等高附加值產業鏈。


      粗苯萃取副產物噻吩精制及其醫藥中間體制備工業化項目該項目由太原理工大學與山西恒強化工公司共同承擔。


      焦化企業獲得的粗苯經過精制萃取可得到相當數量的噻吩硫。但由于我國噻吩硫的下游產品開發不足,除少量噻吩售出外,大部分積壓,成為企業的負擔,該項目旨在解決上述問題。他們開發的新工藝以噻吩為原料,合成的2-噻吩甲醛、2-硝基乙烯噻吩等產品在醫藥、農藥、染料等行業有廣泛應用。


      目前,該項目已建成800噸級噻吩精制裝置;完成了2-溴噻吩、2-乙酰噻吩和2-噻吩甲醛等6個中間體產品的綠色合成工藝百千克級中試工藝驗證,其中3個中間體產品已完成50噸級規模工業示范。項目組在研發2-溴噻吩的制造工藝時,摒棄了傳統的溴素溴化工藝,開發了氫溴酸綠色溴化工藝,使噻吩轉化率達85%,產物選擇性達95%,避免了多溴取代。2-乙酰噻吩工藝則摒棄了傳統的濃硫酸催化酰化工藝,開發了酸性樹脂綠色酰化工藝,轉化率達98%,產物選擇性達99%,大大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重苯加氫催化劑開發及重苯加氫項目該項目由太化集團洪洞華旭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目前已完成重苯加氫工藝包以及10萬噸級項目立項、環評、安評等工作。加氫精制催化劑、加氫裂化催化劑的實驗室評價優化及工藝技術參數確定工作也已完成。


      高溫煤焦油餾分加氫制清潔燃料油技術該項目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承擔,已完成千噸級中試裝置建設、百千克級高溫煤焦油餾分加氫催化劑放大以及10萬噸/年高溫煤焦油餾分加氫工藝包的編寫工作。


      該所還與山東濰焦集團有限公司合作開展20萬噸/年煤焦油餾分輕質化項目,目前已經完成項目立項。(記者 陳菲)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山西確立2017年旅游發展新目標

      到2020年,力爭旅游經濟總收入、人均出游率、旅游就業三項主要指標實現“三個翻一番”。將旅游業建設成為山西經濟結構調整的先導產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2017-03-23
    • 山西今年投入12.9億元建設大水網

      記者從山西省財政廳獲悉,近日省財政下達大水網骨干工程建設經費12 9億元,用于中部引黃、小浪底引黃、東山供水、淜頭水電站工程的建設。
      2017-03-23
    • 山西近5年排污權交易逾18億元

      山西省環保廳日前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山西省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224宗,成交金額3 79億元。過去5年間,山西共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金額逾18億元。
      2017-03-24
    • 山西省新能源發電突破500億千瓦時

      從2008年7月28日山西首座風電場正式并網至今年2月底,全省風電、光伏新能源發電累計已突破500億千瓦時,達到538億千瓦時,全省新能源發展邁入了新的階段。
      2017-03-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