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印發山西省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的通知》(晉政辦發〔2018〕58號),并就規劃組織實施提出了具體要求。
通知指出,鍛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是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進入新時代,適應新要求,構建山西省旅游發展大格局升級版的重大決策部署,對發揮比較優勢、推動改革創新、培育文化旅游業戰略性支柱產業、促進山西省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以規劃引領“三大板塊”鍛造,是“三大板塊”建設的主要依據和重要前提。
全力塑造三大旅游新品牌
在山西境內綿延數千里的黃河、長城、太行山環環相扣,完美構成了山西邊界的圍合物,也正是黃河、長城、太行山這三大線形資源體精準劃出了山西的邊界。
通知要求,各市、縣人民政府是推進規劃實施的責任主體,要加強對“三大板塊”鍛造工作的領導,對照總體規劃要求,編制本地區專項規劃;制定年度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層層落實責任;要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完善政策、資金、人才、管理等旅游發展要素支撐,營造旅游業發展的良好氛圍。通知明確,要發揮旅游企業市場主體作用,繼續深化景區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市場投資創業活力。圍繞規劃確定的業態分布、產品體系和重點項目,加大策劃包裝和招商引資力度,精心打造特色化、差異化、精品化旅游產品,強化旅游市場營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全力塑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新品牌。
在去年召開的山西省旅游發展大會上,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舉全省之力鍛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的重大決策部署,引起了國內外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強烈共鳴,激發起了全社會關注、支持、投資、發展山西旅游的新熱潮。山西省旅發委在深入考察調研、充分論證銜接、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組織編制了《山西省黃河板塊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山西省長城板塊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山西省太行板塊旅游發展總體規劃》。
“三大板塊”旅游規劃年限為近期2018-2020和中遠期2020-2025兩個階段,以沿黃河、長城、太行的地區為主體區、幅射及相關地區為關聯區,覆蓋全省范圍。規劃內容主要包括發展背景、客源市場、發展定位和發展戰略、功能分區和空間布局、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旅游產品和項目、形象和品牌、資源保護、政策保障等。規劃由文本及圖件、說明組成。三個規劃與上位規劃和相關規劃有機銜接,體現了“多規合一”,既相互銜接又突出了各自的特色和亮點。
黃河規劃開發十類新業態
山西“黃河文化”以其厚重的歷史底蘊為依托,以“黃土風情”“黃土風貌”為核心,以“粗獷豪放,原始淳樸,堅忍不拔”的精神共核為內涵,具有濃烈的、史詩般的、獨具地域風格的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充滿了黃河泥土的韻味,民歌、民樂、民間舞蹈、民間剪紙、面塑直至諸多的鼓樂,無不發散著黃土地、黃河流域文化的芬芳,成為了中華文化中的奇葩。
《山西省黃河板塊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主體區包括四個市的19縣、關聯區六個市的30縣。規劃文本分為16篇107條,總體定位為中國·山西黃河精品旅游帶、世界大河文明山西旅游目的地。主體區布局為“一條黃河廊道、四大旅游核心、四個旅游名縣、六大主題游線、八大特色景區”,關聯區布局為“兩個中心支撐,四大景區引領”。規劃開發十類新業態,建設兩大龍頭項目、十大重點項目、十大特色項目、55個縣級重點項目。
建設特色旅游小鎮和特色鄉村,實施旅游扶貧。構建以“兩縱十二橫”為主體,國道、省道為連接線,縣鄉道為輔助的旅游道路交通網絡體系,形成方便銜接的各類連接線,實現“城景通”和“景景通”。配套建設低空飛行基地、汽車驛站、自行車慢享道、黃河崖壁棧道、自駕車營地、帳篷營地、觀景臺和集散中心。設計黃河水上觀光線路、陸上主題旅游線路、低空飛行游線路。
目標市場定位山西省內及陜西、河南、內蒙古等的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為一級市場,京津冀、山東半島、長江中游城市群及遼中南、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為二級市場,其他國內地區及海外目標客源地市場為機會市場。策劃以區域協作營銷、節慶營銷、主題專項營銷、智慧營銷等進行精準營銷,并對資源保護、保障措施做了安排。
長城構建七大類旅游產品
山西自古以來就是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沖突與融合的前沿,捍衛山西,屏藩京師,成為了每個中原王朝的不懈努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境內的古長城在中國萬里長城宏偉博大的版圖中占有不容忽視、極其重要的地位。
《山西省長城板塊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主體區包括三個市的31縣,關聯區包括五個市的13縣。規劃文本分為12篇79條。目標定位是建設世界級文化遺產旅游目的地、長城經濟生態旅游帶。空間布局為主體區“一主一副多點、兩軸一帶四片”,關聯區重點發展陽泉市平定縣、晉中市左權縣以娘子關、固關景區等為統領、與太行山板塊交融的旅游產品。
規劃構建七大類旅游產品,重點建設兩個龍頭項目、15個引擎項目、26個重點項目、11個傳統景區提升項目。建設長城一號國家旅游專用公路、串聯旅游景區景點公路及配套的觀光小火車、低空直升機、水上游船、觀光自行車、公路驛站、房車基地、景觀停車點、漫游步道等特色旅游設施項目。
目標客源市場以省內游客,國內、外文化旅游游客為核心市場,三小時車程內的周邊省份短程游客以及京津冀、長三角區域的中長程游客為基礎市場,港澳臺地區、境外地區游客,以及廣東省、福建省、廣西省、云南省、海南省等較遠省份為高潛力市場,塑造長城文化、康養度假、生態探險、農業休閑品牌,運用區域聯動、產品聯合、活動營銷新媒體營銷、境外營銷策略進行品牌的推廣,還對旅游公共服務、服務設施、信息智能、安全保險、生態環境保護、保障措施等做了安排。
太行規劃九類產業項目
太行山總長數百公里,主要分布著晉、冀、豫三省,太行山主體大部滲入山西腹地,其擁有的太行山屬地約占全山面積的80%。山西太行山由于古地質年代劇烈抬升形成的狹長深切斷裂帶在全球都是罕見的景觀。
《山西省太行板塊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主體區包括六個市的29縣,關聯區包括六個市的31縣。規劃文本分為9篇42條,發展方向為國際山岳旅游勝地、避暑康養勝地、神話傳奇勝地。主體區規劃構建“一個廊道、三個片區、九個龍頭景區、十一個旅游名縣、五個旅游名城、百個特色旅游點(基地)”的全域發展布局。
關聯區構建“一帶引領、六區支撐、兩環整合、百點布局”的區域旅游發展布局。規劃九類產業項目,四大類精品旅游線路和具體旅游節慶演藝活動,打造“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實施四大戰略工程,打造四季旅游和紅色旅游、鄉村旅游、體育旅游、研學旅游、低空飛行觀光旅游產品。
建設山西省太行一號國家旅游專用公路及配套的高鐵樞紐城市游客集散中心、精品自駕車營地、太行旅游驛站、觀景平臺、八百里自行車道和千里“大美太行”國家森林游步道,一縱九橫高速公路及“快旅慢游”的自駕車旅游環線,太行山板塊低空觀光飛行基地建設項目。國內一級市場以山西省內太行板塊及周邊主要旅游城市和重要節點城市為主,二級市場包括華北市場及中原都市群、山東半島都市群、關中都市群等,三級市場以“三小時高鐵圈”的華東長三角都市群、華南珠三角都市群和華中、東北市場。海外市場以韓、日、我國港澳臺、東南亞等為一級市場,法、德、美為代表的西歐、北美為二級市場,澳洲、俄羅斯和印度等為三級市場。
據悉,山西省旅發委已形成“三大板塊”旅游規劃實施工作推動方案,主要包括宣傳報道、組織推進、項目包裝及招商、創新旅游產品設計等方面,努力以旅游項目開發建設和景區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實現鍛造“三大板塊”突破性開局。
山西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盛佃清介紹說,山西省委省政府把山西旅游產業發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要想實現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助力山西轉型升級、推進山西供給側改革,招商引資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張巖)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