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優商、親商,是山西省招商引資發展的六字“真經”,山西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效”,打造“六最”營商環境,推進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招商引資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2017年,山西省招商引資共簽約項目2433個,總投資額18720.5億元,累計到位資金4938.3億元。
打造“六最”營商環境
“放管服效”是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效能的簡稱。其中“放管服”是手段,“效”是目的,其實質就是通過政府的自我改革,削手中的權、去部門的利、割自己的肉,最終提高行政效能,建設效能政府。
去年以來,山西省商務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要求,把該放的權力放下去,把能取消的事項取消。先后將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審批、加工貿易業務審批、拍賣企業年審等4個事項取消;將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納入“多證合一”范疇,取消了該事項在商務廳的備案;將10億美元以下鼓勵類、允許類外商投資企業和總投資1億美元以下的限制類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及其變更審批下放至省轉型綜改示范區,并出臺了《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備案管理暫行辦法(修訂)》,制定了《山西省商務廳營造“六最”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和《山西省商務廳營造“六最”營商環境行動計劃》,將商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內容細化分解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政務服務渠道和服務模式、大力推進法制化營商環境建設等7個方面28條,使商務打造“六最”營商環境進一步具體化、項目化和責任化。
在推動實施試行企業投資項目無審批管理方面,各市均有“大動作”:晉中市率先制定出臺了《晉中市企業投資項目試行承諾制實行無審批管理試點方案(試行)》,將審批事項由6項減少為4項;將承諾事項由12項減少為6項。呂梁市孝義經濟開發區被列為山西省企業投資項目試行承諾制實行無審批管理工作試點后,將開工前審批事項由13項壓減為6項。
臨汾市出臺《企業投資項目推行承諾制無審批管理實施辦法》《“一章統批”工作實施辦法》等多個文件,支持企業投資項目無審批管理。晉城市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出臺了《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投資項目試行承諾制實行無審批管理細則》,全面梳理企業投資項目涉及到的28項審批事項。太原市制訂了《太原市企業投資項目試行承諾制實行無審批管理專項行動計劃》,確定了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和不銹鋼園區為試點單位。
統籌大機制筑巢引鳳棲
在充分對標兄弟省份經驗做法的基礎上,成立了由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任組長的山西省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山西省商務廳。改革和創新招商引資體制機制,對投資促進機構內部實行“三化三制”改革;出臺了《晉商晉才回鄉創業創新工程實施意見》《山西省招商引資重點產業指導目錄》《山西省鼓勵投資政策(2017年版)》等招商引資引技引智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包括高端裝備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等在內的山西省招商引資重點產業指導目錄。為推進項目落地,做好招商引資跟蹤服務工作,制定了《山西省招商引資考核辦法(試行)》《山西省人民政府駐外辦事處招商引資考核辦法(試行)》,建立了山西省招商引資“13710”電子督辦系統,開通了山西省投資服務熱線,并持續開展加快推進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專項行動,加強督促檢查,對重點問題聯合督辦,切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協調推進項目落地難、政策兌現難、企業經營難、實體經濟融資難等問題。
山西省在招商引資的宣傳方面也不遺余力,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利用多種形式和各種媒體,借助晉商晉才回鄉創業創新工程啟動大會、第十屆中部博覽會、山西(珠三角)招商引資活動等重大活動平臺,大力宣傳招商引資政策,推進招商項目。山西的營商環境和轉型發展新形象逐步被社會和公眾認知。
打開開發區改革創新的“門”
開發區是招商引資的“窗口”。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是山西省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的第一突破口,通過整合、改制和擴區,理順了體制機制,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效能,為企業提供了更寬更廣更大的投融資空間,并形成了一批新興產業群。整合太原、晉中兩市原8個開發區設立了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2017年,引進了62個重點新興產業項目,總投資約1300億元,預計年產值約2500億元,初步形成了以富士康為龍頭的電子信息,以吉利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以江鈴重汽為龍頭的重型汽車,以磁浮軌道交通產業園為龍頭的現代軌道交通,以京東山西亞洲一號為龍頭的現代物流,以山西高等創新研究院產業化基地為龍頭的生物醫藥,以益海嘉里為龍頭的食品加工,以及科技成果轉化、大數據、高端制造、科技研發等一批新興產業集群。
開發區改革創新是山西省商務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打開開發區改革創新的“門”,從頂層設計入手,完善總體發展規劃、機構編制、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土地調規、城鎮規劃調整、專項資金管理、環保、統計、考核等方面的政策支撐體系,研究編制了《山西省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出臺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山西省開發區設立升級擴區和退出管理辦法》等。對開發區下放管理權限,改革和理順開發區體制機制,推動開發區“整合、擴區、調規”。
設區市所在地9家開發區全部實現了擴區。2015年底前,山西省只有25家開發區,規劃面積241.56平方公里。經過新設、整合、擴區,目前該省開發區達到41家。在41家開發區整合、擴區過程中,按照產業集聚、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競爭有序、區域平衡的原則,全部重新核定了各開發區的主導發展產業,指導開發區圍繞主導產業編制招商地圖,開展精準招商,培育和引進一批重大招商引資項目。2016年以來簽約的872個項目中,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項目占比50.7%,資金到位率、項目開工、投產率等情況均好于該省同期水平。(寇冠世)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