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鎖定轉型發展 山西國企改革釋放發展活力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02





      改革開放40年以來,國企改革始終是貫穿經濟體制最重要的改革。作為我國老牌的重工業省份,國有企業在山西經濟體量中占據重要地位。40年間,山西國有企業實現了由國營生產單位到公司制企業的蛻變,完成了由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到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的升華。


      進入新時代,國企改革轉型成為決定山西轉型前途、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一組數據直觀呈現了其重要性,截至9月底,山西省屬國企資產總額2.85萬億元,同比增長6.8%;凈資產0.67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前三季度,累計實現利潤201億元,同比增長144%;上交稅費707億元,同比增長15.8%;非煤產業實現增加值816.8億元,占比43.4%,同比增長17.4%;新興產業增加值及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0.2%和107.1%。


      “山西持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在去年效益明顯好轉的基礎上,前三個季度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增長,效益創六年來最好水平。”山西省國資委副主任馬進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分析稱,省屬企業是山西改革轉型的中堅力量,必須帶頭轉型、加快轉型、全力轉型,為山西轉型發展增添新的活力。國企改革轉型已到了山西經濟興衰的轉折關和企業存亡的生死關,這個關口必須闖過去。


      深化改革增強經濟韌性


      近兩年,山西堅持以“非常之力、恒久之功”為衡量標準,縱深推進國企改革。隨著改革進入闖深水區、啃硬骨頭的重要時期,措施成效開始顯現。根據國務院國資委9月底最新統計,山西省屬國企增加值列全國第3位,資產總額排在4個直轄市之后列第5位。


      在國企改革中實施操作的山西省國資委副主任張宏永深有體會:“去年以來,山西省國資委圍繞山西省委、省政府‘市場化取向、競爭力目標、專業化重組、股份制改造、現代化管理、科學化監管’的重大要求,按照‘補齊短板、對標先進、迅速趕超、后發優勢’的工作思路,全面推進國企國資改革,以改革增活力、破瓶頸、推轉型、促發展的良好態勢已經形成。”


      混改被視作國企改革最難啃的骨頭之一,難點在于企業在國家經濟利益中的利益分配問題。山西省國資委以市場化為目標,分層推進混改,瘦身健體進度加快,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通過進一步加大對山西省屬煤炭企業混改支持力度,對“騰籠換鳥”中涉及煤礦股權轉讓的19個項目進行梳理并上報山西省政府;汾酒集團整體上市工作穩步推進;建投集團整體混改方案獲山西省政府批復,與南京豐盛集團簽訂戰略投資框架協議……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被列為山西國企改革三大攻堅戰之一,特別是防控省屬企業債務風險工作,一刻也不容忽視。而沒有穩定的環境,國企國資改革難以推進,負責企業維穩的山西省國資委副主任宋世華在企業維穩和安全方面傾注了大量心血,另一位副主任韓珍堂的辦公桌案頭上也時刻擺放著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的動態表。據他們介紹,今年以來,山西國資委堅持多措并舉,促進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取得明顯效果。截至9月底,山西省屬企業資產負債率降至76.34%,同比下降2.7個百分點;其中,煤企負債率78.2%,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到期債券共計1460.3億元,全部按期兌付,未發生一筆違約事件;實現債券融資2059.81億元,同比增長11.32%;控股上市公司再融資124.9億元;市場化債轉股新簽協議250億元。


      同時,“處僵治困”和供給側改革依次展開。256戶“僵尸企業”處置取得明顯進展,截至10月22日,已完成43戶企業改革任務,完成率16.9%。全年退出煤炭產能1670萬噸,占全省的74.6%,三年來累計退出煤炭產能5075萬噸,占全省的3/4。


      改革成效如何,企業最有發言權。去年與山西省國資委簽訂改革“軍令狀”、扣響改革“發令槍”的汾酒集團,在第一年就提前超額完成任務,而其今年的成績單更加亮眼。截至9月底,實現收入106.2億元,其中酒類收入72.8億元,同比增長29.5%;實現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52.2%;實現利稅59.4億元,同比增長78.3%。


      考核長了“牙齒”,成績來之不易。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溢于言表的喜悅之情,代表了改革踐行者和受益者的心聲,“改革是崛起的第一動力,在白酒行業大發展的機遇面前,汾酒通過自上而下的一系列改革,走出了一條屬于汾酒的復興之路。”


      新舊動能轉換漸入佳境


      加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是山西經濟扭轉下行局面、步入合理增長區間的關鍵舉措,國有企業無疑肩挑著排頭兵和主力軍的重任。


      “今年以來,我們將國企國資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到轉型發展上,以改促轉,制定了省屬企業一年和三年轉型目標及專項考核方案,爭取煤炭增加值比重年均下降4-5個百分點,三年后降至50%以下,以制造業為主的非煤增加值占比穩步提升,三年后增加到50%以上。”山西省國資委副主任贠釗說,這些轉型指標是按照山西省委“5·3”會議精神,經過半年多的測算而來,是實現煤與非煤結構反轉的主要轉型監測指標。


      新動能漸入佳境,得益于山西國企改革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轉型“組合拳”。今年5月3日,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主持召開省屬國有企業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推進會,對改革再提速、轉型再出發進行安排部署。這是山西省在國企改革轉型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又一次重要推進會議,針對產業結構調整動力不足、負債率和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等制約該省省屬企業改革轉型的重大問題,作出了全面部署。山西省國資委圍繞轉型發展戰略,快速形成了8方面38項重點工作新的轉型“施工圖”,力求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


      在此基礎上,按照“一主三輔”要求,聚焦主業,強化轉型,引導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加大謀劃和推動一批對轉型發展具有戰略性、牽引性的重大項目。今年預計竣工投產項目32個,完成投資1508億元。山西省屬國企“不當煤老大,爭當能源革命排頭兵”見諸行動,以煤炭、電力為先導,先后發布兩批53個“騰籠換鳥”股權轉讓項目,賬面資產凈值約300億元。以蘇晉能源項目合作為標志的“騰籠換鳥”項目全面啟動,已落地項目10余個,涉及金額163億元。


      一廂是傳統產業換血再造,一廂是新興產業異軍突起。通過推動專業化重組,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八戶承擔山西轉型使命的集團公司平穩運行,發展勢頭良好。今年成立的山西燃氣集團、潞安現代化工集團進一步加快深度重組,推進轉型項目建設;以潞安180煤制油、太鋼T800碳纖維、晉能光伏電池、陽煤乙二醇為代表的一批轉型項目落地見效。


      國企改革還須趕考


      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長期以來,山西國有企業在經歷粗放式規模擴張之后,一度飽受高負債之苦,面臨一煤獨大、一股獨大、應收賬款過大、高端人才嚴重匱乏等問題,積重難返,補考和趕考的任務仍然繁重。


      山西省委、省政府對國企改革高度重視,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山西省省長樓陽生幾乎每個月都要聽取一次國企改革情況匯報。在10月23日的國企轉型工作匯報中,山西省國資委主任郭保民表示,他們在成績面前將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堅定轉型不動遙。痛下決心,突破政策瓶頸,打通關鍵環節,堅決推進煤炭產業“減、優、綠”工作,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快促進“騰籠換鳥”落地,全面推動混改步伐,拿出優質資產,引導民營企業參與混改,全力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切實破解一股獨大和一煤獨大難題。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在控風險的前提下完成好轉型使命,推進省屬企業向高質量發展。


      山西省國資委開出三張藥方。首先是高度重視風險防范,尤其是資金管理方面,對資產負債率較高、償債能力較弱的省屬國企實施負債率和負債規模雙管控。到年底,確保山西省屬國企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1.5-2個百分點,省屬煤炭企業資產負債率全部降至79%以下。處理好加大轉型項目投入與降杠桿的關系,健全風險監測預警和早期干預機制。繼續開展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積極開展礦業權等資產重估。


      其次是堅定不移調整結構。按照與企業簽訂的轉型“軍令狀”,持續跟蹤督導,考核兌現獎懲發揮省屬國企主力軍作用,按照“五個圍繞”再謀劃一批重大轉型項目,確保轉型項目投資額占到60%以上。


      第三是下大力氣清收影響資金周轉的應收賬款,組織山西省屬國企全面開展專項清收,確保2018年省屬國企存量應收賬款壓減20%以上。(曹英 劉雅卓)


      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山西確立2017年旅游發展新目標

      到2020年,力爭旅游經濟總收入、人均出游率、旅游就業三項主要指標實現“三個翻一番”。將旅游業建設成為山西經濟結構調整的先導產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2017-03-23
    • 山西今年投入12.9億元建設大水網

      記者從山西省財政廳獲悉,近日省財政下達大水網骨干工程建設經費12 9億元,用于中部引黃、小浪底引黃、東山供水、淜頭水電站工程的建設。
      2017-03-23
    • 山西近5年排污權交易逾18億元

      山西省環保廳日前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山西省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224宗,成交金額3 79億元。過去5年間,山西共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金額逾18億元。
      2017-03-24
    • 山西省新能源發電突破500億千瓦時

      從2008年7月28日山西首座風電場正式并網至今年2月底,全省風電、光伏新能源發電累計已突破500億千瓦時,達到538億千瓦時,全省新能源發展邁入了新的階段。
      2017-03-24

    熱點視頻

    工業和信息化部:前三季度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工業和信息化部:前三季度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