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西旅游市場持續活躍,全省旅游總收入6728.7億元,比上年增長25.5%;接待國內旅游人數7億人次,增長25.5%。山西省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9年山西聚焦文旅融合發展,建設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強省。統籌文化事業和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完善“331”旅游布局,加快把文化旅游產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
在山西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專訪了山西省人大代表、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盛佃清。
對于全力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盛佃清表示,山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文化遺產燦若繁星。山西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從資源上來講,山西省具備打造特色文化旅游融合產業的基礎。現今發展文化旅游業,不同于以往簡單的觀光,游客對旅游的需求不斷升級,這在本質上就對旅游的文化內涵提出了要求。
推動文旅產品融合、業態融合和產業重構要在頂層設計上下功夫。文旅深度融合對推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旅游產品的高端化、品質化、內涵化、體驗化,是不二的選擇。
現文化和旅游神形統一、水乳交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促進文旅深度融合。
據了解,2018年山西省“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建設實現突破性開局,制訂“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規劃、確定八大行動方案、舉行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推介活動,全省旅游總收入約6729億元,增長25.5%。盛佃清表示,今年的工作,要以“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為主要支撐,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為基本路徑,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文旅產業發展將重點從以下幾方面發力。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盛佃清指出,山西的地理位置不在全國交通樞紐上,要使山西的文旅融合發展融入環渤海、長三角,就必須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民航聯合發展。
突出旅游產品供給側改革。文旅融合產業發展要突出旅游產品供給側改革,繼續推進企業的兩權分離、體制機制改革,使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開,釋放市場活力,培育市場主體,這樣才能和外面的資本市場對接,才能和文旅戰略投資者對接。
推進旅游重大項目建設。盛佃清表示,2019年是山西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文旅項目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過程中,要加強規劃指導,加強項目前期服務,加大項目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推進能夠引領旅游產業發展的新產品、新業態、新消費方式,更好地滿足游客的旅游需求。
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山西是旅游資源大省,但還不是旅游業發展強省,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服務質量不高,甚至有些方面差距還比較大。解決旅游服務質量不高這一問題,正是抓住了當前山西旅游業發展的突出癥結和短板,“全面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正是2019年山西省旅游發展大會的主題。
盛佃清強調,要加緊降低強制消費、不合理收費等事情的發生率,使其少發生或零發生,提高游客滿意度。要加強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投訴管理、從業人員素質培訓,通過明察暗訪等手段,標本兼治,提升旅游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推進優質旅游和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山西旅游業可持續發展。(記者 劉素清 通訊員 張瑞)
轉自:中國產經新聞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