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綠色+智慧” 希望的種子孕育豐收盛景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4-22






      連日來,在高平市建寧鄉,幾臺大型拖拉機正在熱火朝天地翻松土地,為即將到來的玉米播種做準備。高平市建寧鄉位于南太行山區,由于海拔較高,土壤條件有限,農業主要以玉米為主。“往年一到春耕的時節,只能請外面的農機手來幫忙。今年由高平自己的農機合作社來給我們耕地,一畝地才20元。”建寧鄉村民張吉安說道。

      眼下,田間地頭里躬身勞作的身影漸漸多了起來。購農機、買種子、備農資的農民們忙得不亦樂乎,三晉大地一幅繁忙的春耕圖正徐徐顯現。而與傳統農田里的忙碌不同,近來記者探訪發現,我省現代農業的春耕卻是一幅綠色、科技、智慧的景象。

      綠色點染希望田野

      “多虧了鄰居幫助,我用了幾天時間才把農家肥拉到地里。”鄉寧縣西交口鄉村民李慧喜上眉梢,打心眼里感激鄰里鄉親的幫助。4月1日,望著一堆堆的糞肥像小山一樣堆在自家田埂上,李慧喜說,“土糞是我們莊稼地里的養料。有了農家肥,土地才不會板結,咱種地才有底氣,才能盼個好收成!”

      今年,我省各地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穩住糧食生產,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全面加快推動綠色發展。

      為推進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助力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和農業轉型升級,近日,大同市植保植檢站制定了整套農作物病蟲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方案,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與質量安全。

      大同市植保植檢站制定的整套農作物病蟲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方案,主要遵循健康栽培作物、保護農田生物多樣性、保護應用有益生物控制病蟲及科學使用農藥四項原則,通過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態控制、化學防治等多項有效防治技術,突出對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的保障作用;建立健全統防統治與群防群治的聯防機制,大力提升生物農藥使用占比;根據預測預報科學用藥,使病蟲發生區域防控處置率90%以上,專業化統防統治占防控總面積的39%以上,綜合防治效果達80%以上,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8%以內。植保植檢站通過這些措施的施行,減輕了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威脅,保障了農業生產安全,促進了大同市農業健康發展。

      “智慧春耕”讓種田更科學

      新的春耕圖景折射出我省農業的大變化:在智慧農業、科技農業愈加成熟的當下,智能化的農機具成為了今年春季生產的亮點。

      4月2日,在澤州縣巴公鎮,幾臺小型無人植保機正在進行除草、防蟲作業。這種植保機別看個頭不大,能耐可不小。它每次攜帶10公斤農藥,能噴施10多畝地,而噴灑一畝地,僅需要1分多鐘。這種無人機還采用包裹式噴灑方式,增加了農藥霧流對作物的穿透性,用藥更少,效果更好。

      據村民吳慶豐介紹,澤州縣的玉米、小麥和大豆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作業,植保無人機在農業生產中的優勢,有利于農藥霧滴均勻散落于植株各個部位,并且不受地形環境、作物高度影響,具有作業自動化程度高、勞動強度低等諸多優點。

      據悉,今年國家繼續強化農業科技裝備支撐,中央財政計劃安排180億元農機購置補貼,支持農機深松整地1.4億畝,全程機械化示范縣有望達到400個。

      在孝義市大孝堡鄉勝溪新村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園里,五臺大型拖拉機正開足馬力在田地里深松、旋耕等工作。而在附近不遠的力農蔬菜種植合作社的智能化育苗基地里,工人們早已經忙活開了,配料、刮料、點籽、蓋盤、澆水、調苗,在工人們的熟練操作下,育苗流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我們的機具已經準備好了,可以隨時投入春耕生產!”“我們的拖拉機已經下田作業,春耕生產開始了!”……在該市農機推廣微信群里,各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紛紛展示春耕備耕農機具狀態,為農機春耕備耕工作做一份最后的“保險”。

      種植業結構更趨合理

      4月3日,在長治市沁縣柳鄉東寨村,村民們正在緊抓時機,對那里的500多畝土地進行備耕工作,為種植谷子做準備。

      該村村民樊彩虹介紹,過去家里的三四十畝地種的都是玉米和谷子,自從去年劃定了有機旱作農業封閉示范區之后,種了幾十年的莊稼地也不一樣了,“我今年計劃種10畝谷子,從種子、化肥、技術到之后的機耕、機播、收割、打谷再到銷售,這些環節都由專門的企業過來安排,對我們農民來說,農活干得輕省了,錢也不少掙,劃定封閉示范區是一件好事。”

      據了解,今年我省農民的種植意向更趨合理。根據各市調度,我省2019年糧食作物春播意向總面積為2582萬畝,比上年實際春播面積減少36萬畝;經濟作物意向總面積為496萬畝,比上年實際春播面積增加15萬畝。其中,玉米春播意向總面積比上年實際春播面積減少70萬畝;雜糧春播意向總面積比上年實際春播面積增加34萬畝;蔬菜春播意向總面積比上年實際春播面積增加4萬畝。

      截至目前,我省冬小麥從南到北已全部返青,全省小麥一、二類苗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5個百分點,是近年來較好的一年。當前,正值春耕生產大忙時節。下一步,要持續強化小麥田間管理,抓好澆水施肥、防病治蟲,力爭夏糧取得好收成。同時,大力推廣有機旱作生產技術,指導農民擴大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應用,引導農民合理確定種植計劃,把結構調整落實到春播、落實到地塊。(張云)


      轉自:山西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山西確立2017年旅游發展新目標

      到2020年,力爭旅游經濟總收入、人均出游率、旅游就業三項主要指標實現“三個翻一番”。將旅游業建設成為山西經濟結構調整的先導產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2017-03-23
    • 山西今年投入12.9億元建設大水網

      記者從山西省財政廳獲悉,近日省財政下達大水網骨干工程建設經費12 9億元,用于中部引黃、小浪底引黃、東山供水、淜頭水電站工程的建設。
      2017-03-23
    • 山西近5年排污權交易逾18億元

      山西省環保廳日前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山西省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224宗,成交金額3 79億元。過去5年間,山西共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金額逾18億元。
      2017-03-24
    • 山西省新能源發電突破500億千瓦時

      從2008年7月28日山西首座風電場正式并網至今年2月底,全省風電、光伏新能源發電累計已突破500億千瓦時,達到538億千瓦時,全省新能源發展邁入了新的階段。
      2017-03-24

    熱點視頻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