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在過去一年里,圍繞“一產提品質創品牌”“二產促升級增效益”“三產挖潛力壯規模”的“三產融合”發展思路,持續推進特色富民產業加快發展、新型工業化全面提升、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壯大,推動縣域經濟全面發展跨入“快車道”。
一產提品質創品牌。稷山板棗是當地一大支柱產業。為進一步扶持板棗產業發展,2018年,該縣按照科學化管理、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線上線下全覆蓋的思路,積極推行板棗管理“三統一”模式:統一修剪、統一施肥、統一防治病蟲害,通過標準化生產提高產品品質。2018年,全縣紅棗總產量達到5000萬公斤,產值6億元以上。
稷山縣委、縣政府狠抓銷售,“稷山板棗中國行”走進全國9個大城市,在北京、廣州、滿洲里建立了3個輻射全國、連通國際的配送中心。去年9月份成功舉辦的第八屆板棗文化節,吸引客商游人10萬余人次,簽約項目12個,簽訂板棗購銷合同5000萬元。通過努力,稷山板棗的線上線下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價格明顯提升,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產銷兩旺好勢頭。
蛋雞產業是稷山縣的又一支柱產業,目前全縣蛋雞存欄數量達到1350萬只,穩居全省第一位。2018年,該縣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傾斜支持,采用“公司十農戶”的方式大力扶持蛋雞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全縣一大批生活貧困的群眾通過蛋雞養殖走上了小康之路,蛋雞產業為全縣脫貧攻堅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迄今為止,稷山縣葡萄、雙季槐、核桃、中藥材種植和板棗、蛋雞產業“六朵金花”爭奇斗艷,特色農業風生水起。同時,全縣農田水利設施和農機機械化基礎設施顯著改善,2018年全縣糧食總產量達到2.49億公斤,創歷史最高水平。
二產促升級增收益。作為一家科技密集型企業,永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圍繞創新發展做文章,通過實施煤化項目,減少污染,回收排空煤氣、廢氣作為焦化產品二次能源和發電燃料使用,通過建立生產閉路循環系統,形成環保、節能、循環模式,先后被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炭黑分會和省科技廳認定為“科技創新先進企業”“山西省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環保型示范企業”,成功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去年,該公司投資3.7億元的3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聯產8萬噸炭黑和18噸炭黑發電項目順利投產運行,總產值達到20億元,納稅1.2億元,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華麗轉型,在高質量發展的歷程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18年,稷山縣實施“龍騰虎躍”計劃,制定出臺獎勵支持、金融支持、財政支持等10項傾斜政策,縣四大班子領導包聯重點企業,促進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對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現場辦公、現場解決,旗幟鮮明地為企業生產保駕護航。
在2017年東方資源、永東化工、銘福鋼鐵3家企業榮登全市“虎榜”企業的基礎上,2018年永祥焦化又成功晉級,榮登虎榜。大力實施“群星燦爛”計劃,組建了稷山縣中小微企業服務聯盟和小微企業服務站,積極引導企業向“專精特新”目標邁進。截至目前,全縣新孵化培育“五小企業”518家,新增“小升規”企業5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2家企業通過省級“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推進新型工業化全面提升。
稷山縣大力實施“鳳還巢”計劃,建立了在外務工保障,特色產業發展,返鄉創業平臺“三大服務”體系,吸引在外人士返鄉創辦企業90家,城鎮新增就業4921人。
在“大討論大實踐大學習”活動期間,稷山縣委組織相關人員到長三角等地學習15批次,開闊了視野,學到了經驗。全年縣四大班子領導帶隊到北京、重慶、深圳等15個省市開展招商活動19次,簽約項目26個,到位資金30.2億元。其中,新引資投資3.5億元的15萬噸巖棉,投資3億元的3萬噸超高功率石墨電極,投資1.88億元的4萬噸萘法制苯酐等項目都順利落地開工,特別是一期投資1.2億元的銳寶制版項目兩個月時間建成投產,創造了驚人的“稷山速度”。
三產挖潛力壯規模。2018年,稷山縣持續推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壯大,立足底蘊深厚、歷史悠久的后稷大地,發揮優勢,精心培育,讓燦爛的華夏農耕文明在新時期迸發出耀眼的光芒。
稷山縣大佛文化園是運城全市文化項目建設的重點工程,項目前期投資2.8億元,主要由“一佛一塔一閣”東南亞風情和民俗文化體驗景觀組成。2018年,主體工程稷山塔成功封頂,千佛閣主體基坑開挖完工,此舉標志著該項工程繼大佛修繕之后再次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不久的將來,景區將再現大佛雄偉、寶塔巍峨、千佛林立的東南亞特色迷人風情,成為晨鐘暮鼓、游人如織和集大佛文化、農耕文化、板棗文化、養生文化、生肖文化于一體的文化大觀園。
依托板棗產業興起的觀光旅游業持續發力。該縣在提品質創品牌促銷售的基礎上,投資建設集觀光旅游、休閑娛樂、文化宜人、吃住行娛購樂于一體的萬畝板棗觀光示范園。目前該項目成功入列國家板棗公園,成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的先進典型,獲得省級獎補資金1000萬元。
稷山縣投資1.28億元的汾河生態修復項目完成主體工程的90%,投資30億元的圣王山旅游項目簽約,稷王廟廣場拆遷有序進行,民樂園升級改造成效顯現,投資3000萬元的云丘山旅游路建成通車,特別是高臺花鼓驚艷神州、螺鈿仿古器皿現身“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放眼廣袤的后稷大地,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文化產業大戲競相上演。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以‘擔當負責、攻堅突破’為總要求,緊緊抓住加快推進‘四基地一名城建設’,打造‘七大制高點’目標任務,團結帶領36萬后稷兒女踏實苦干,砥礪前行,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稷山縣委書記廉廣鋒信心滿滿地說。(記者 李夢云)
轉自:中國產經新聞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