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采煤沉陷區變身生態風景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7-18





      盛夏時節,站在山西太原市萬柏林區的西山上遠眺,漫山松柏青翠欲滴,各種花兒點綴,宛如一幅美麗風景畫。外地游客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里曾是采煤沉陷區,一度地縫密布、房屋傾斜、亂石遍布、污水橫流。
     
      “經過生態修復與治理,現在大變樣,沉陷區變成了風景區,每天晚上都有人來這里鍛煉身體。這就是我們向往的生活!”萬柏林區居民劉根紅說。
     
      這是山西近年來持之以恒推進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的一個縮影。
     
      采空區擴大環境破壞嚴重
     
      山西是我國煤炭大省。據統計,山西因采煤造成的采空區面積近5000平方公里,其中沉陷區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礦山開采造成破壞的村莊共2868個,共涉及鄉鎮420個。“過去我們這兒的地都是裂開的大口子,機械也下不了田。”長治市屯留區崔蒙村村民李文良說。
     
      多年來煤炭資源高強度開采,造成山西省礦山地質環境破壞日益嚴重,不僅歷史欠賬始終未能解決,而且煤礦采空區仍以每年8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
     
      2015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山西省成為采煤沉陷區治理試點省。2016年6月,山西省政府出臺2016至2018年全省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拉開綜合治理采煤沉陷區序幕。
     
      實事求是追求“相宜”
     
      按照規劃,2016年至2018年,山西將對一批煤礦進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對一些重點土地復墾區進行復墾。
     
      按照實事求是原則,通過對項目實地踏勘、可行性分析,并經相關市政府申請和組織專家論證,山西省最終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目標確定為56個,并確定16個土地復墾目標。
     
      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生態修復處處長王滿說,采煤沉陷區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在采煤沉陷區治理中,各地依據礦山地質環境所處的地理條件、災害環境類型,遵循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的原則,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塘則塘、宜游則游、宜建則建。
     
      在礦區,土地和水是稀缺資源。針對這一瓶頸,山西在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中充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長期匯聚形成的礦井水,為工農業發展提供充足的水源。同時,發展生態農業,打造礦區生態系統產業鏈,形成共生、循環、互補的生態產業模式。
     
      此外,山西省對一些因采礦無法恢復為耕地的土地,通過治理合理利用土地,發展光伏能源產業、風電產業、旅游產業等,提高土地利用價值。
     
      2015年9月,國內首個100萬千瓦光伏“領跑者”示范基地項目在大同市采煤沉陷區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6月全面建成并網發電。截至今年5月底,大同光伏累計裝機容量190萬千瓦,占全市總發電量比例為20.45%。
     
      沉陷區變成“生態園”“米糧川”
     
      “通過治理,我們村300多畝旱地變成了水田,其中200畝已經種上了富硒谷子。現在地力還在恢復,畝產按500斤算,收益也比過去種玉米強得多。”長治市屯留區崔蒙村村民陳成林說。
     
      屯留區自然資源局局長王長勝說,在采煤沉陷區土地治理中,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是耕地的恢復,我們在改造過程中盡可能加厚土層、提高地力。同時將面積不大、易于恢復的水域進行填埋,重新變為良田;對面積較大的水域,改造成魚塘或景觀湖。
     
      矸石山的治理曾是晉城古書院煤礦最頭疼的難題,該礦投巨資采用石灰加黃土乳漿滲孔灌漿的辦法進行滅火,隨后又實施矸石山生態治理項目,將矸石山全部地段覆土加厚、平整,進行大面積生態造林綠化,并投資興建了白馬綠苑生態園。如今,濃煙滾滾、煤灰滿天的矸石山已經成為群眾休閑娛樂的生態公園。
     
      截至2018年底,山西省56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主體工程完工52個,正在抓緊施治項目4個;16個重點復墾區土地復墾項目,已有13個項目完成主體工程。
     
      “通過綜合治理,一些采煤沉陷區正從過去的河流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向著芳草萋萋、楊柳依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家園轉變。”王滿說。


      轉自:大同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山西確立2017年旅游發展新目標

      到2020年,力爭旅游經濟總收入、人均出游率、旅游就業三項主要指標實現“三個翻一番”。將旅游業建設成為山西經濟結構調整的先導產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2017-03-23
    • 山西今年投入12.9億元建設大水網

      記者從山西省財政廳獲悉,近日省財政下達大水網骨干工程建設經費12 9億元,用于中部引黃、小浪底引黃、東山供水、淜頭水電站工程的建設。
      2017-03-23
    • 山西近5年排污權交易逾18億元

      山西省環保廳日前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山西省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224宗,成交金額3 79億元。過去5年間,山西共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金額逾18億元。
      2017-03-24
    • 山西省新能源發電突破500億千瓦時

      從2008年7月28日山西首座風電場正式并網至今年2月底,全省風電、光伏新能源發電累計已突破500億千瓦時,達到538億千瓦時,全省新能源發展邁入了新的階段。
      2017-03-24

    熱點視頻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