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加快文物數字化保護步伐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3-12





    3月11日,從山西省文物局發布的《山西省文物局2020年工作要點》中了解到,2020年全省文物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緊緊抓住文物保護利用改革主線,牢牢守住文物安全底線,聚焦文旅融合、聚焦讓文物活起來、聚焦基礎基層、聚焦制度建設、聚焦結果導向,努力把全省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其中,“數字化”作為高頻詞,成為2020年山西文物保護工作的關鍵一環。

      今年,山西省文物局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文物安全全面巡檢。采取“志愿者+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組建全國首家常態化、專業性文物安全巡檢隊伍,對世界文化遺產地和國保省保文物單位實現全覆蓋巡查,對市縣保文物單位進行不定期抽查巡查,發現問題及時督辦整改。在建設文物安全數字監管系統方面,年內將建成國保、省保文物安全監管系統,逐步延伸覆蓋全省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最終實現文物安全監管可視化、信息化、標準化,全面提升預警防范效能。

      為加快文物數字化保護步伐,出臺《山西省不可移動文物數字化保護指導意見》,是省文物局2020年的一項重要工作,此舉將規范開展重要國保、省保及瀕危彩塑壁畫數字化采集工作,逐步實現全省文物數字化保護全覆蓋。針對流失海外的文物,山西將建成可移動文物、不可移動文物、革命文物、山西流失海外文物等公共數據平臺和直屬博物館資源共享系統,建設山西省文物遺產綜合應用平臺,推進文物保護、利用、管理、研究信息化整合共享。

      省文物局在推動三大板塊的文旅融合時,重點在長城板塊得勝堡、廣武長城、老牛灣堡三個重要點段,黃河板塊蒲津渡蒲州故城遺址、磧口古建筑群、克難坡第二戰區司令部舊址三個重要遺址,太行板塊武鄉、左權、黎城抗戰文物密集區,規劃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在貫徹落實《山西省紅色文化遺址保護利用條例》時,啟動紅色文化遺址調查、認定、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

      圍繞考古、古建筑和博物館三大門類,省文物局在2020年將集中力量在華夏文明起源、晉文化研究、北朝民族融合研究、古建筑和彩塑壁畫、青銅文化研究中形成山西優勢,推進佛光寺東大殿修繕保護工程,啟動20處國寶級文物動態監測預警和保護展示利用工作。

      在文物研究方面構建完善的人才體系,2020年省文物局依托20處國寶級文物組建20支科研梯隊,安排專門課題和項目經費重點支持,通過項目鍛煉人才、提升研究水平。布局一批省級文物保護科研基地,培育云岡石窟研究院申報國家重點科研基地,聯合地方政府和科研院所推動“五臺山學”“云岡學”等成為專門研究學科。支持古建所開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彩塑壁畫中心開展科技廳基金項目研究,鼓勵引進院士技術團隊開展關鍵技術專項攻關。(王媛)


      轉自:山西省文物局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戰“疫” 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戰“疫”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