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以視頻連線的方式,集中簽約5個招商引資項目,總投資35.62億元的消息引發關注。此舉彰顯了大同市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強力開啟項目建設年的信心和決心。
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表示,大同全力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推進,要為全國全省戰勝疫情、加快經濟建設展示大同擔當、貢獻大同力量。
據了解,大同市通過分區分級、分類、分時精準施策,加大幫扶力度,運用科技手段,促進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截至3月18日,大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屬“四上”企業復工復產率達到100%。而為了扶持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大同市先后在減稅、減費、減租、減息上齊發力,允許參保企業一季度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緩繳3個月,此項惠企政策將使大同10591家企業受惠,其中中小微企業占到63%。據測算,2020年一季度大同市社會保險費緩繳約8.27億元,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資金緊張狀況,對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發揮積極作用。
此外,大同市人社局組織黨員干部主動為企業提供“代購”“跑腿”“安心送”等服務;大同市16家培訓機構開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聽課人數達1.5萬人次;10591戶企業獲得減免社保費約5.29億元;發布外省市用工信息19920個,715人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大同市工信局還組織調撥一次性醫用口罩7.25萬個、紅外測溫門41套、次氯酸鈉100余噸,用于協助企業復工復產。
隨著復工復產企業的增多,確保電網安全可靠供電成為國電集團的第一要務。大同市充分運用電力大數據分析手段,計算各行業復工復產指數,對全市11個行業的不同電壓等級用電數據進行監測分析。同時重點對農、林、牧、漁業、工業、交通運輸等民生行業進行追蹤監測,通過行業每日用電數據,構建行業電力復工評價體系,客觀準確地反映行業復工復產情況。不僅支撐政府精準施策,而且及時為企業提供供電服務,有效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與此同時,為加速企業復工復產,大同市全力實施“一企一策”,最大限度擴產能、增產量,努力把損失的時間“搶”回來,把落下的進度“補”上來。
3月14日,張吉福來到中銀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與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起就復工復產存在的難點、堵點現場辦公解決。當得知該公司在全力推進復工復產的同時,今年新上項目原料進口渠道不暢,造成擴產增效受阻時,張吉福當下安排有關部門,盡快發貨解決企業原料進口快速通關問題,同時進一步完善和發揮國際陸港平臺作用,全力確保進出口業務平穩順暢。
為破解員工返工返崗以及復工后的疫情防護難題,同煤集團、山西素錦悅衣有限公司等企業迅速行動,果斷轉產,第一時間構筑起阻擊疫情的物資“防火墻”,積極上馬口罩和防護服加工生產線,爭分奪秒確保全市生產的民用口罩2月底投放市場、醫用口罩生產線3月上旬投產。
為引入大同市首條口罩生產線,大同市行政審批等相關部門開通綠色通道,特事特辦,項目從立項審批到2月24日完成注冊正式落戶,大同僅用了不到10天時間。2月29日凌晨,醫用口罩生產設備由南京啟程運抵大同。生產醫用口罩所需的首批原材料也順利從河南購進。該生產線建成達產后,一次性醫用口罩日產量將達到8萬至10萬只。
據介紹,大同市金融辦也主動提供加大信貸支持、開辟綠色通道、優惠利率定價、加強線上服務等措施,助力企業高效快速復工復產。截至3月18日,大同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辦理展期和續貸121筆、金額達4.6億元;為各類企業新發放貸款394筆、金額達24億元。(記者 劉素清 通訊員 馬靜波)
轉自:中國產經新聞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