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記者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為更好服務“三農”工作、助力脫貧攻堅,該局日前出臺實施市場主體活農、知識產權強農、標準助農、合同幫農、執法護農“五農工程”等15條具體舉措,主要包括:
實施市場主體活農工程。便利涉農市場主體登記,嚴格落實名稱和住所(經營場所)自主申報、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等市場主體登記便利化舉措,方便涉農市場主體就近辦理登記;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市場主體登記,允許將“民宿”登記為經營范圍;規范涉農電子商務市場主體登記。
實施知識產權強農工程。宣傳商標、地理標志等法律法規,引導涉農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戶增強法律意識,主動申請注冊涉農商標;指導注冊商標、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所有者和使用者,通過申請專利、制訂標準、提升質量、注重信用等途徑打造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加大注冊商標、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侵權假冒等違法行為,為涉農社團、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實施農副產品品牌戰略保駕護航;鼓勵涉農企業運用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進行質押融資。
實施標準助農工程。以水、肥科學利用和農藥有效控制為重點,以現代農業技術為支撐,圍繞打造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推動構建有機旱作標準體系;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級農業農村領域標準化示范試點項目,推進省級有機旱作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切入點,以游客需求為導向,以游客滿意為宗旨,完善鄉村旅游各環節標準,推進鄉村旅游標準化建設。
實施合同幫農工程。以保障重點民生為導向,聯合農業農村部門深入涉農企業和鄉村農戶,進行調研論證,制定推廣符合當地“三農”實際、突出行業特點、種類齊全、公平規范的合同示范文本,為促進“訂單農業”發展提供支撐;加強“農業訂單”監管,及時掌握和公示涉農企業與農戶的合同履約信息。同時,加大涉農合同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切實保護農民合法權益。
實施執法護農工程。以化肥、農藥、農機具以及農用地膜等產品為重點,加強質量、價格等監管工作,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虛假標識、缺斤短兩、哄抬物價、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認真做好投訴舉報接辦、轉辦、督辦工作,切實維護涉農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合法權益。(記者孟婷)
轉自: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