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油測井使用自研IDS智能導向系統施工的塞平10-3井,解釋評價顯示油層鉆遇率達79.08%。這是IDS首次在陜北頁巖油項目亮相,驗證了國產高端裝備在復雜頁巖油儲層的技術適應性,為頁巖油效益開發提供新的裝備選擇。
作為長慶油田第九采油廠重點井,塞平10-3井位于主力砂體構造邊緣,目的層具有橫向物性變化大、儲層較薄等地質特征,傳統導向工作面臨軌跡控制難度大、巖性識別易失真等挑戰。
在為期9天的施工過程中,中油測井長慶分公司施工團隊創新實施“三維聯動”作業模式,作業隊通過實時監控井下參數變化,嚴格執行工程復雜防控預案。導向人員現場重點駐井支持,依托區域測井數據庫地質建模系統,精準預測儲層走向。現場技術支持人員與油田、配合方一體化協作,根據鄰井大數據分析,實施軌跡動態優化。通過三方協同,全井段僅實施1次前瞻性軌跡調整,成功規避工程風險區,以“一趟鉆”100%儲層鉆遇率完成施工,攻克了薄儲層精確導向技術難題。
今年以來,中油測井立足主責主業,深入踐行“技術+市場”雙輪驅動戰略,建立“三維立體”市場開發體系,通過技術團隊實施日動態跟蹤、周客戶回訪、月總結提升的閉環管理。市場團隊開展地毯式走訪,密集開展專項產品和技術推介,先后與多家單位達成合作意向,為自研旋轉導向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奠定了市場基礎。(特約記者 楊舵 通訊員 張翔宇)
轉自:中國石油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