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春鐵塔創新研發實景三維無人機智能巡檢平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20





    “無人機+AI”構筑通信設施智能防線

    長春鐵塔創新研發實景三維無人機智能巡檢平臺


      5G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通信基站、線纜正常運行至關重要。由于通信桿塔分布廣泛、地理環境多樣復雜,長期以來,日常維護巡檢主要依靠人工方式進行,存在效率低、成本高、風險大、盲區多、響應慢的痛點,難以滿足海量基站、線纜的防護需求。在吉林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管理處指導下,長春市鐵塔公司依托資源稟賦,創新研發實景三維無人機智能巡檢平臺,通過“無人機機場+三維建模+AI識別”的技術組合拳,為通信基礎設施構筑起全天候智能安全防護網。


      智能巡檢平臺實現了四大突破。一是“覆蓋廣”,無人機具備自動起降、自主充電功能,可執行半徑10公里的常態化巡檢,在農村廣袤地區可快速覆蓋大面積區域,助力農村桿塔線路運行狀態的監測和現場巡檢,提前發現并排除障礙隱患,嚴防增量問題出現;二是“準度高”,依托無人機搭載的高清攝像頭,采集多源數據,并結合DeepSeek強大的視覺大模型進行智能分析,快速準確地識別出通信鐵塔設施的異常情況,特別是在城市桿塔分布密集且環境復雜情況下,無人機可通過避障算法和厘米級定位技術,快速并精準識別塔體傾斜、部件松動、塔漆脫落、鳥巢搭建和桿塔裂縫、腐蝕、銹蝕、破損、線纜低垂等情況,及時發出預警和生成初步報告;三是“響應快”,利用AI算法能智能識別施工機械,對進入安全警戒區的設備實時推送預警,維護人員可在20分鐘內抵達處置;四是“保安全”,平臺替代傳統人工巡檢,減少高危場景人力投入,為通信網絡穩定安全運行與人員安全提供雙重保障。


      在試運行的南關區示范段,該平臺已成功阻止兩起可能造成損失的光纜、電纜破壞事件。維護人員張師傅感慨道:“過去每人每天最多巡查15公里,現在無人機1小時就能完成20公里巡檢,效率太高了。”吉林省通信管理局張廣有處長認為,該平臺是落實“十四五”新基建規劃和電信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工作的重要實踐,建立了“空天地”一體化防護體系,通過從“事后搶險”到“事前預防”、從“人力驅動”到“數據驅動”、從“風險承擔”到“本質安全”的轉變,推動落實企業效益“降本增效、風險前置”生產運維新模式,著力消除通信桿塔線路安全風險隱患。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成熟,實景三維無人機智能巡檢平臺的社會綜合效益將進一步釋放,形成長效機制。這項創新成果不僅為長春市通信設施安全防護樹立了標桿,更為全省乃至全國智慧城市管網運維提供了可復制方案。(王偉倫)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