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發展難題421個,引進外籍質量專家42名,質押融資25.2億元;4家企業獲批省級企業標準“領跑者”,數量位居全省第一;12家企業入圍河北省智能工廠公示名單,數量位居全省第一……一串亮眼數字展現了2024年以來,河北省邯鄲市市場監管部門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
近年來,邯鄲市市場監管部門把促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大力實施“助企增智”“助企引智”“助企聯智”和“助企融資”四大工程,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為全市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助力賦能。
實施“助企增智”工程。該市一年來,先后進行質量強市宣貫活動59次、質量品牌宣傳推介活動55次,舉辦“質量開放日”活動20余場,在全市建立1個市級線上平臺、20個縣(市、區)中心站、42個(產業園區、優勢企業)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三級網格化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服務2621家(次),解決質量難題421個。加強培訓培育,推動全市2026家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搭建全市質量發展大講堂網絡平臺,累計培訓企業779家、人員4.3萬人次,為全市企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質量人才支撐。
實施“助企引智”工程。該市通過多種形式先后對2924家重點企業進行了摸底調研,聚焦規上工業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質量標桿企業、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重點企業等,深挖需求,制定“一企一策”專家幫扶適配方案,一年來,共幫助37家有需求企業引進外籍質量專家42名。位于邱縣的河北古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引進日籍專家,開展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成功研發“芝麻炒制用電炒裝置”“炒制芝麻用的揚煙分離機”兩項專利,為企業按下了高質量發展的“加速鍵”。位于該市永年區的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引進日籍技術專家,將隔膜產品寬幅提高17%,厚度減少至2微米,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一躍成為全球領先水平。
實施“助企聯智”工程。該市持續強化質量、品牌、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質量要素系統集成和融合應用,著力打通一批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堵點,攻克核心技術質量難點,扎實推進全市22條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工作,鼓勵22家“鏈主”企業將上下游企業納入共同質量管理體系,組建質量技術創新聯合體,目前鏈上企業有541家,參與的科研院所52家,繪制質量圖譜3個,實施重點質量技術攻關項目51項,已解決質量問題39個。武安市新興鑄管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項目、武安市鐵基新材料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項目、肥鄉區特種氣體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項目入選省重點項目,河北龍鳳山鑄業有限公司牽頭組建的河北省高超純鐵創新聯合體獲批河北省創新聯合體。全市13家骨干企業被列為質量強省領軍企業重點培育對象,3個產業鏈被列入河北省30條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培育名單。5家企業入圍首屆河北品牌示范企業認定公示名單,6家企業入圍首屆河北品牌優勢企業認定公示名單。
實施“助企融資”工程。邯鄲市市場監管局與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等部門聯合制定企業創新積分評價指標體系,將質量融資增信要素融入其中,梳理印發《邯鄲市質量融資增信要素重點企業名單》,推動邯鄲銀行研發了“冀質貸”專屬金融產品,已幫助5家企業貸款9700萬元;積極搭建“政銀企”對接平臺,先后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活動20余次,與中國銀行邯鄲分行、中國農業銀行邯鄲分行等8家金融機構簽訂《知識產權金融戰略合作協議》,一年來,先后舉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銀企”對接活動40余場次,幫扶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43筆,融資25.2億元。
邯鄲市市場監管局局長梁耀峰表示:“我們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要務,發揮牽頭作用聚合力,加強質量管理增動力,進一步厚植質量強市新優勢,為開創邯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嶄新局面貢獻更多市場監管力量。”(趙春輝 本報記者 徐東周)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