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郎燒餅店用兩年的時間,在三四線縣域城市市場實現了近300家門店的快速增長。記者走訪其品牌創始人王夢星,探訪品牌背后的故事,聊到其品牌創立初心時,王夢星表示:作為沐浴著改革開放春風成長的一代,80后創業者是時代紅利的見證者,這些時代饋贈的成果讓他更深切地領悟到真正的企業家精神,是在成就自我后轉身成為擺渡人。所以在他決心響應國家鄉村振興的號召,將十年的供應鏈數字化創業經驗,總結成可復制在餐飲行業的創業方法論應用在縣域經濟振興,創立了武松郎燒餅店的連鎖品牌。希望幫助更多普通人創業,帶動更多同行者加入,堅持商業向善,共繪鄉村振興事業藍圖。
【在縣城開業的武松郎燒餅店門庭若市】
-武松郎燒餅店的創業初心:在街角小巷重構兒時溫暖的煙火氣,讓普通人也可以更輕松的創業
記得90年代,街角的餛飩攤總飄著熱氣,五毛錢一碗就能讓整條街的孩子笑開花。如今看到年輕人攥著簡歷擠地鐵,打工族盯著外賣價格皺眉,那種煙火里的溫暖仿佛被時代沖淡了。餐飲業貼近民生需求、啟動資金靈活、技術門檻低,是普通人觸手可及的創業入口。武松郎想做的,不只是幫助創業者開一家燒餅店,更是在街角小巷里重建這種溫度——用十年供應鏈打磨的經驗連成一條有愛的鏈條。讓媽媽們在帶娃的時候也能兼顧著輕松創業,有一份收入,讓快遞小哥順路送餐時多掙一份收入,讓剛畢業的學生花10元就能吃飽。這或許不像科技革命那樣耀眼,但王夢星相信,當熱乎飯菜的價格不再冰冷,當創業的門檻低到伸手可觸,那些藏在街角巷尾的勤勞雙手,就能重新點亮萬家燈火的溫度。
【武松郎加盟店老板在烤燒餅】
在武松郎項目成立之初,創始團隊就提出所有的門店都開在縣城,聚焦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兩年時間武松郎燒餅店項目以投資保底,虧錢公司兜底的模式,用絕對保障收益的形式,進行鄉鎮創業幫扶。由于餐飲創業表象的"低門檻"往往掩蓋了選址失誤、同質化競爭、供應鏈失控等高失敗率陷阱。為此,武松郎構建了"三軸驅動"商業模型:通過中央廚房標準化壓縮60%人工成本,依托大數據選址系統降低客流誤判風險,以模塊化產品組合實現單店投資回報周期縮短至8個月,同時搭建會員裂變系統形成持續復購閉環,用工業化思維重構傳統餐飲基因,將創業成功率提升至行業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目前,已經在幾十個縣城,開出了近300家門店,幫助了幾百個家庭走出了從脫貧到小康的第一步。
【武松郎燒餅店排隊現場】
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縣域經濟連接城鄉、輻射基層,能夠有效激活地方資源,促進就業創業與產業升級;同時,帶動縣城創業,也更是讓年輕人回到老人身邊,也是讓孩子有一份父母的陪伴。讓來自城市的成熟商業模式回到鄉鎮,城鄉之間不再是單方向的資源流動,而是有了雙向奔赴的溫度
王夢星表示:武松郎2025年的愿景是實現1000家門店的突破,但這并不是追求規模的增長,而是希望始終秉持商業向善的價值觀,能夠用市場的溫度重寫逐利的邏輯,用創業項目的方式帶動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這不是慈善的施舍,而是將善意深植于商業基因:讓每一份交易都成為善意的循環,讓每一家武松郎門店的生長都托舉起更多人的生計與希望。賺錢的路未必冰冷,向善的心終會結出更甜的果。當商業有了脊梁與溫度,經濟便不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千萬個家庭笑著生活下去的底氣。
【創始人王夢星參加公益活動】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