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仙橋論壇 | 北電數智“AI工廠”正式投運,加速駛向新質生產力快車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18





      首屆酒仙橋論壇,6天11場分論壇“AI 馬拉松”持續熱跑中,聚焦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應用、生態發展和數智未來”,政、產、學、研多方力量共議AI黃金發展期的機遇與挑戰,搭建務實對話橋梁,加速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

      4月16日,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迎來2025 酒仙橋論壇的首場專場論壇 ——AIDC 創新驅動生產力新變革專場。會上,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宣布正式投運,這座定位為城市AI基礎設施底座的智算中心,將為AI應用場景拓展和智能化基礎設施發展提供全新體驗。

      來自科研界、投資界、產業界的多方代表齊聚現場,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主任沈慶飛、科智咨詢合伙人暨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據中心委員會專家委員張福林等出席會議,各位嘉賓圍繞AIDC如何引領產業智能化轉型展開深入探討,共同探討如何打造城市AI基礎設施底座,驅動新質生產力加速產業創新升級。

    1744950995717005.png

    破局產業應用卡點痛點,“AI工廠”提供發展新路徑

    當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正加速迭代演進,驅動產業生態與競爭格局發生深刻變革,但產業升級仍面臨多重挑戰:高端AI芯片受人掣肘,模型應用場景碎片化制約商業化進程,高價值數據存在“供不出、流不動、用不好”的卡點。

    技術紅利與供給約束的劇烈碰撞倒逼算力與芯片需求呈指數級攀升,對城市級智算中心在算力資源調度彈性部署、國產化應用、模型適配、數據可信服務等關鍵層面提出迫切挑戰。

    與會嘉賓普遍認為,傳統IDC算力倉庫模式的數據中心面臨“承載力”和“適配力”的雙重瓶頸,行業迫切需要以新架構、新范式支撐AI應用的規模化演進。加快建設能提供大規模智能算力、精細化算力服務、一站式人工智能開發平臺和工具服務的AIDC,已成為行業共同關注的焦點。這不僅是應對當前共同挑戰的關鍵舉措,更是推動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最佳選擇。

    北電數智總經理闞冬在開場致辭中表示,我國在算力基建、大模型技術等領域取得突破進展,已經臨近AI改變世界的邊際爆發點。依托區域產業稟賦打造差異化AI基礎設施底座,打通“科技創新鏈”和“產業發展鏈”,通過“場景需求反哺AI核心要素建設和優化”的雙向穿透機制,正成為各地突破創新瓶頸、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

    1744951026505549.jpg

    北電數智總經理闞冬開場致辭

    人工智能發展不僅是算法本身技術路線的迭代,更需要算力和云計算技術體系系統變革的支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表示大模型的準確率較此前已有較大飛躍,大模型下半場需發展高效推理與應用場景結合,結合行業信息減少幻覺出現;此外,大模型需要云計算體系提升推理加速能力,加強分布式算力互聯網的調度能力,提高大模型生產力。

    1744951063790627.jpg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 副所長栗蔚發表主旨演講

    盡管算力市場前景廣闊,但國內智算產業仍面臨生態粗放、協同不足的初級階段挑戰。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科智咨詢合伙人暨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據中心委員會專家委員張福林認為,產業鏈各方在積極推進產業生態建設過程中,應錨定一體化智算生態服務與精細化產業分工的發展方向,依據自身資源與能力來選定發展模式,以實現效益最大化。他也特別強調,DeepSeek等開源模型所具備的“算法優化 + 成本降低+ 技術普惠” 特性將加速 AI 落地進程。從長期來看,這對智算產業發展極為有利。

    1744951097914630.jpg

    科智咨詢合伙人張福林發表主旨演講

    而針對數據中心智算升級的新路徑,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主任沈慶飛在演講中表示,未來隨著算力差異化需求增長,算力中心的改造需求將不斷增加。而升級改造的路徑上有四大壓力,一是高密度智算中心會對供電系統和制冷系統提出挑戰,二是負載動態沖擊的挑戰,三是低碳和高效的挑戰,四是不同地域的數據中心之間要做差異化的投入。他認為在確保空間、承載能力以及能效優化等基礎保障的前提下,還應當重點關注 AI 賦能的有效落實以及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順利達成。

    1744951111268585.jpg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主任沈慶飛發表主旨演講

    本次論壇圓桌討論環節聚焦 “DeepSeek 浪潮下未來智算中心發展方向”,中國IDC圈副總裁劉源、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主任沈慶飛、浪潮信息北京區副總經理杜懷亮、北電數智首席營銷官楊震,共同圍繞DeepSeek 等 AI 新熱點對行業的沖擊、未來智算中心發展方向及傳統數據中心的轉型策略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并針對企業長期競爭力構建分別提出建議。

    1744951135834564.jpg

    中國IDC圈副總裁劉源、北電數智首席營銷官楊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主任沈慶飛、浪潮信息北京區副總經理杜懷亮(從左至右)圓桌討論

    在交流中,與會嘉賓普遍認為:未來智算形態將迎來兩極分化,一端是為用戶提供端到端服務的智算服務商,另一端是僅提供裸金屬服務器等基礎服務的服務商。面對智算中心的演進終局,杜懷亮預判具備更廣闊生態圈優勢的智算服務商將逐漸占據主導市場。在這場技術演進與產業需求的雙向奔赴中,持續迭代的生態運營能力正成為衡量智算中心價值的新標尺。

    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正式投運,智算中心發展進入新階段

    會上,北電數智黨支部副書記、副總經理張江虹和首席營銷官楊震正式宣布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全面投產運行。 作為“星火?智算”品牌的標桿項目,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這一面向未來打造的“AI工廠”正式按下啟動鍵,標志著北電數智在AIDC建設領域率先打造了具備協同高效的全鏈條運營范式的“樣板間”。

    DeepSeek熱潮加速AI技術降本、技術平權,驅動算力與芯片需求激增,也催生城市級AI算力需求增長。中國智能算力市場將邁向以精益化運營為特點的新發展階段,智算中心需要從傳統“成本中心”變為“AI生產力中心”,以全面的綜合運營能力,實現資源、能力與場景的閉環。

    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率先實踐這一轉型理念。作為北京市“三個100”重點項目,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是"1個AI底座+2大產業平臺"這一創新發展模式下打造的旗艦級“AI工廠”。

    北電數智首席營銷官楊震認為算力經濟的本質是新質生產力經濟,而智算中心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牽引優勢產業數智轉型的關鍵數字化基建。智算中心不僅要有AI底座的運營能力,也要有場景、產業甚或生態的運營能力,堅持“一地一策”、“一業一策”。

    在盤活智算中心,推進智算中心轉化為“AI生產力中心”的過程中,需堅持“一地一策”,按照“一個算力底座、N個產業平臺”的思路,根據不同區域的產業經濟和地方特色,針對性設計運營方案,對在地產業賦能,以“先引入后培育”生態策略構建新興產業。不同產業AI化難點不一,如對AI認知不足,不知道從哪些場景開始、如何利用開源資源;缺少應用級AI人才,缺少既懂AI、又懂業務的人才幫助AI應用落地;成本受限制,受過去數字轉型大系統、大投資收效有限影響,企業對AI轉型投入變得謹慎;數據壁壘,“知識庫”僅局限在企業內部,行業數據、公共數據獲取難。北電數智堅持“一業一策”,針對不同行業,基于產業與企業特色,提供定制化的行業策略及解決方案,以業務價值為導向推動AI賦能。

    1744951171987546.jpg

    北電數智首席營銷官楊震發表主旨演講

    在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北電數智通過千P級“AI工廠”數字基建,在聚合生態資源、推動產業協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和服務各類產業場景的智能化需求,讓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實體經濟,切實為產業發展賦能。

    在這場持續六天的 “AI 馬拉松”中,首場AIDC 創新驅動生產力新變革專場明確了以新型智算中心為支點驅動新質生產力、加速產業創新升級的現實路徑。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的正式投運,作為一種未來范式的落地樣本,將致力于推動技術、經濟與社會系統的加速協同進化。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