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第三屆中國科大國際金融研究院·中國私募證券基金排名發布活動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院盛大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大國際金融研究院、管理學院、科技商學院主辦,國泰海通證券、上海市浦東新區數理金融學會協辦,聚焦私募基金行業前沿,匯聚國內金融領域專家學者、業界精英,共同探討科技賦能中國私募證券基金的高質量發展之道。
中國科大管理學院執行院長、科技商學院執行院長,國金院院長葉強在致辭中表示,以幻方量化為代表的中國私募證券基金公司,持續加大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力度,其技術外溢孵化的DeepSeek,正以科技之力賦能千行百業。值此行業盛會之際,期待參會的頭部量化機構以技術為翼,在深耕專業領域的同時,積極拓展社會價值邊界,共同譜寫科技賦能的嶄新篇章。
上海浦東新區數理金融學會理事長吳敵表示,學會秉持 “打造中國量化的國際化品牌” 愿景,深耕 “科技 + 金融” 深度共生路徑。學會堅持以技術賦能為引擎,推動量化領域與前沿科技融合創新,同時堅守 “向善而行” 行業底線,引領行業在合規框架內探索價值增長。
香港中文大學、超量子基金創始人張曉泉教授在致詞中提到,中國科大量化私募基金排名不僅有助于增強私募基金行業的信息透明度,也為學術研究和政府決策提供了客觀依據。
安徽省私募基金協會會長徐先爐在致辭中表示,合肥作為繼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科學技術必須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經之路。當前,合肥已建和在建的多個大科學裝置,在發展過程中催生了大量投資機遇,期待全國私募基金公司關注安徽、投資安徽。
權威發布:科學評估體系樹立行業新標桿
活動現場,中國科大教授、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王瀟重磅發布私募證券基金研究報告。該報告構建多維度量化模型,對私募基金的策略類型、管理規模、考察周期等關鍵要素進行系統性剖析,通過收益與風險雙指標體系綜合研判,并聯合業界權威數據平臺交叉驗證,確保結論嚴謹可靠。最終基于專業評估結果,評選出“最具價值公司”“卓越成長公司”“新銳公司”等核心榜單。憑借科學的算法設計、透明的評估流程與公正的結果呈現,為市場提供了一份兼具權威性與公信力的投資參考指南,助力行業參與者精準把握市場趨勢 。
思想盛宴:前沿議題碰撞科技金融火花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學教授湯勇軍以 “綠色金融的全球趨勢與中國實踐” 為主題,呼吁金融行業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度融入資產配置,推動行業綠色轉型;中國科大量子計算工程中心主任郭國平圍繞 “量子計算與金融應用場景”,展望了前沿科技在風險管理、算法優化等領域帶來的顛覆性潛力,為行業發展開拓新思路。中關村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鄭書新以 “大模型時代的投研范式變革” 為切入點,深入探討 AI 發展趨勢及其對金融投研模式的重塑;國泰海通證券資產配置部總經理張謙則結合人工智能與資產配置實踐,指出當前需借助技術賦能,實現專業服務的普惠化與規模化,從而為客戶創造持久價值,助力金融服務提質增效。
行業對話:圓桌論壇共商發展新圖景
活動現場設置兩場深度圓桌論壇,匯聚行業精英共探前沿議題。首場論壇“新質生產力下的投資機遇”由國泰海通證券合肥長江西路營業部總經理常杰主持,容光投資總經理盧安平、上海利檀投資董事長陳昊揚等嘉賓參與討論,圍繞科技成果轉化、硬科技賽道布局、傳統產業數字化升級等核心話題,深入剖析新質生產力催生的投資新動向,一致強調“產業深度研究+長期價值投資”策略對把握市場機遇的重要意義。 第二場論壇“人工智能與量化金融前沿”由上海蒙璽投資創始人李驤擔任主持,北京卓識私募基金創始人張卓、上海玄信資產總經理吳星瑋等業界專家共同參與。針對當前量化金融領域面臨的算法同質化、算力整合難題以及合規科技挑戰,提出以“產學研協同創新”為突破口的解決方案,倡導構建技術創新驅動與合規穩健發展并重的行業新生態,為量化金融可持續發展指明方向。
圓桌論壇1
圓桌論壇2
平臺價值:賦能區域經濟與產業升級
本屆活動吸引近百家私募基金機構、四百余名觀眾現場參與。作為連續三年舉辦的品牌盛事,活動不僅為學術界提供了量化金融研究的實踐樣本,也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科大國際金融研究院在科技金融領域的影響力。
未來,研究院將繼續發揮深度研究優勢,持續優化私募基金評估體系,打造更具國際影響力的行業交流平臺,助力中國私募基金行業穩健發展,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