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上海工業經濟,特別是軟件信息服務業(以下簡稱“軟信業”)運行態勢良好,不僅在規模上有所增長,更在結構優化、質量提升和創新活力釋放方面展現新動能,共同為全市經濟增長貢獻了重要力量。
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達到近5年來的同期最好水平。工業投資預計增長22.5%,相比去年增速翻倍,顯示出企業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和投資力度。與此同時,軟信業營收增速達到14.5%,高于全國水平4.2%,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工業和軟信業合計拉動全市gdp增長2.2個百分點,成為經濟穩中有進的重要支撐。
上海工業增長不是簡單的體量擴張,更伴隨著結構的持續優化和高端產業的快速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造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等發展顯著,顯示出新興產業的強勁引領作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這三大先導產業表現尤為突出;船舶制造業、電子行業、汽車制造業等傳統優勢行業與新興產業共同構筑起上海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
工業質效顯著提升,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除了規模和結構,上海工業經濟在質量和效益方面也表現出色。上海在推動企業降本增效方面成效顯著,水、電、氣三個行業的利潤同比均出現明顯下降,而同期全國層面電力、燃氣供應利潤仍在增長,這反映了成本端向下游傳導的積極效應,有力地支持了制造業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剔除這三個行業,上海工業利潤率更是高于全國1%,進一步凸顯了實體制造業盈利能力的增強。
上海工業質效的提升,離不開宏觀政策的調控,同時,企業也把握住了機會,通過在技術改造、能源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和精細化運營,鑄就了高質量發展。以上海海亮銅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海亮銅業”)為例,這家主要從事銅及銅合金管材加工的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空調制冷、石油化工、船舶工業等領域。
今年以來,通過優化電力采購策略、積極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爭取更優惠的電價;大力推進智能化、綠色化技術改造,采用更高效的設備和短流程工藝,從源頭降低單位能耗;投資建設分布式光伏、儲能項目,利用峰谷價差優化用電結構,并參與虛擬電廠調度;以及實施精細化的能源調度和管理。
上海海亮銅業能源環保部部長周俊芳介紹,能源成本約占公司總成本的三分之一,因此降低用能成本至關重要。盡管谷電價格略有上升,但通過上述多方面措施疊加,公司1-4月份的用電成本較去年同期實現顯著下降,每度電下降約9厘,共降本486萬元。
這些微觀層面的努力,積少成多,共同匯聚成了上海工業整體質效的提升。企業將節約的成本或由此帶來的更多利潤,積極投入到新技術研發、新產品開發和產業升級中,培育差異化競爭優勢,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從而在單位能耗不變甚至下降的情況下,實現更高的產出和利潤,形成提質增效的良性循環。這正是新質生產力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體現。
軟信業增速加快,創新驅動與消費升級共振
上海一季度軟信業的快速增長,是城市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體現。一季度軟信業營收增長14.5%,相比去年全年進一步提速1.6個百分點,增速在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利潤總額增長更為顯著,達到105%。
作為上海軟信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的代表,美團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通過數字化創新,不斷提升商戶運營效率和消費者體驗,積極響應市場復蘇和政策導向的號召。在消費復蘇背景下,美團推出了多項創新服務,例如在今年春節期間助力餐飲商戶提供線上年夜飯預訂、外帶和配送服務,除夕當天上海年夜飯線上預訂量位居全國第一,同比增長超31%,顯示了數字化平臺對傳統消費場景的賦能;針對預付式消費痛點,推出“安心學”“安心練”等新服務模式,通過資金監管、按次付費等方式保障消費者權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此外,美團積極探索低空經濟新業態,響應《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美團無人機在楊浦區落地了上海中心城區的首條航線,截至5月已擴展至3條航線,累計完成訂單超1萬單,覆蓋辦公、公園、校園等多種場景,特別是開通了上海首條高校場景無人機配送航線(五角場合生匯至復旦東區學生公寓),在清明、五一等假期訂單量屢創新高,正將低空配送打造成為上海市民熟悉的新型生活場景。
b站(bilibili)在一季度也展現了數字內容產業的強勁增長勢頭。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財務報告顯示,b站一季度營收70.0億元,同比增長24%,并實現調整后凈利潤3.6億元,持續盈利能力增強。增值服務、廣告、游戲業務是主要收入來源,其中高毛利的廣告(+20%)和游戲(+76%)業務快速增長,帶動毛利率連續11個季度環比提升至36.3%。
b站的社區生態保持高度活躍。一季度日均活躍用戶達1.07億,月均活躍用戶3.68億創歷史新高,用戶日均使用時長增至108分鐘,月均互動量達167億次。月均付費用戶數達到3200萬,創下新高。平臺內容生態持續繁榮,二次元、游戲、旅游出行、潮流運動等各類內容播放時長均保持高速增長。反映了上海在數字內容創作、傳播和商業化方面的優勢,以及數字經濟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巨大潛力。
上海工業經濟和軟信業表現強勁,不僅體現在規模和速度上,更在于結構的優化、質量的提升和創新活力的釋放。工業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精細管理實現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競爭力;軟信業則憑借持續創新和模式迭代,不斷拓展服務邊界和盈利空間。兩大產業的協同發展和高質量增長,為上海全年經濟穩健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彰顯了上海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的積極進展。(作者:上海經信委)
轉自:澎湃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