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減法的人生哲學 ——讀《人間清醒》有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5-29





      前幾日,讀書APP推送了梁曉聲的《人間清醒》,初讀此書,只覺樸實無華、娓娓道來,但隨著深入的研讀,便覺剛柔并濟、智慧非凡。梁先生結合自己七十載的成長經歷、親情羈絆和人生感悟,傳遞出睿智的“減法人生”哲學,告訴我們應該怎樣過好自己的生活,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經歷,體會生命的重量,活出最好的狀態。


      減少枷鎖,回歸本真。“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不斷做減法。”正如梁先生所說,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擁有多少,而在于內心的平靜與滿足,這種哲學不僅體現在物質層面,更滲透到精神實踐中。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離不開引路人的指引。對于梁先生而言,他的母親和語文老師便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引路人。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梁先生讀書時期因為貧窮而飽受師生的詬病和欺辱,但母親卻仍堅持供他讀書,語文老師也激勵他勇敢追逐文學夢。在那段艱苦的歲月里,他憑借著對文學的熱愛與執著,如饑似渴地閱讀著流傳千古的詩詞佳作,在字里行間感受著智慧與情感,在有限的資源中汲取著養分與能量,生活的苦難最終成為滋養他生命的養分、創作的源泉。


      減少怨念,擁抱平和。書中分享了梁先生寫給哥哥的一封信,記憶中,哥哥因讀書常常忽略家庭責任,未能擔負起“長子”的重擔,更無力為家庭分憂解難,還因貧窮致使內心壓抑扭曲,患上精神分裂癥,讓原本困苦的家庭“雪上加霜”。母親臨終前,說想帶著哥哥一起走,以免拖累大家。那一刻,梁先生陡然意識到,哥哥已在精神病院住了十余年,都快被大家遺忘了,內心不免生出憐憫與愧疚……不難看出,他對哥哥是有怨恨的,而這種怨恨與親情的撕扯與纏繞,讓他陷入了痛苦和矛盾的無限循環,內心始終難以平靜。“其實,人生的減法,不僅是減去外在的負擔,更是減去內心的執念與怨懟。當心靈不再被仇恨填滿,才能騰出空間去感受愛與溫暖。”在經歷了反復的思想斗爭后,最終他放下了對哥哥的怨恨,將他接到北京并悉心照顧,重拾了久違的親情和內心的平靜。


      減少內耗,專注成長。書中記載,梁先生曾有三次“改命”的機會,一是留在文化部,二是受邀去從政,三是擔任商業代理人,但他都逐一婉拒了,最終還是選擇了專注于寫作。正如梁先生所說,“上蒼賦予每個人的人生動力是極其有限的,故人生‘節目單’的容量也必定有限。”當今時代,人們為了追求更多的財富,獲取更高的地位,拓展更優的資源和人脈,工作生活中頻頻做“加法”、甚至做“乘法”,導致反復內耗、疲憊不堪。但其實,人生的精力有限,唯有減去不擅長的細枝末節,才能凸顯真正擅長之事。他建議減少無效社交、丟掉閑置物品、專注核心目標,在面對困境時少想多做,減去抱怨與焦慮,增加行動與從容,修煉專注當下的能力,在減法中尋找人生的加法。


      “人生皆是這尋常歲月,一個人的人生放在這世間什么都不算,但我們的人生對愛我們的,我們愛的,似暖陽清風,尋常平凡卻又不平凡。”愿我們都能從《人間清醒》中汲取智慧與能量,減少枷鎖、減少怨念,減少內耗,保持人間清醒,又堅信人間值得,活出更加清醒而豐盈的人生。(江夏煙草 周余帆)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