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早已遠去,可期間所發生的有意思的事兒卻仍記憶猶新。
回想起來,過年期間,一枚“暖藍”帶來了不一樣的新年節奏——從喜慶的短視頻,到溫馨的全家福,再到“走心”的海報與H5,多種傳播+創意互動讓此次新年走上了“暖藍”節奏。
接下來,請跟隨我們的腳步,看看藍光是怎么“搞事情”的!
?
“中國年有暖藍”
海報刷屏
2月1日,“中國年 有暖藍”海報驚艷亮相,文字以霓虹燈的形式呈現,猶如萬家燈火般,映照人心,溫暖人心。
暖藍節奏,由此開啟!
?
“中國年有暖藍”
新春短視頻出爐
2月3日,“中國年 有暖藍”新春短視頻正式上線,短短10秒,喜氣洋洋,滿載新春氣息。
?
送出最美好的新春禮物
邀約藍光業主拍攝新春全家福
2月5日,藍光分布全國的項目紛紛搭建起了溫馨喜慶的場景,各地的業主都可以到此來拍攝一張全家福。
這是一份特殊且珍貴的禮物,它把那些美好的瞬間全部記錄了下來,把洋溢的幸福全都定格于此。
除夕未到,全國各地的藍光業主就感受到了十足的暖意。
?
?
新年倒計時海報
觸發對家的思念
2月8日,我們發出了第一張新年倒計時海報,觸動了不少人的心弦。
對家的思念,是埋藏在所有人心底的情緒。往后的每一天,上線的海報是一個倒計時鐘,滴答滴答,每一個字,每一個場景都敲打著人心,把回家的渴望挖了出來,熱烈澎湃。因為無論如何,總有一個家在等你。
最終,在除夕與初一之際,海報伴隨著大伙兒歸鄉,與那顆安放下來的心一同柔了下來,落了下去。
自臘月廿三到大年初一,9張倒計時海報在人們的朋友圈分享、刷屏。
?
?
新春團隊合影
藍光人的專屬紀念
2月12日,藍光集團的大廳中,也搭建起了紅火喜氣的場景,藍光人紛紛來此,和親如家人的同事合影留念——他們記錄下了一年來的奮進與榮耀,也送出了自己最真摯的新年祝福。
?
?
“新春作詩好還鄉”H5上線
用文字來記錄歸途
2月13日,“新春作詩好還鄉”H5正式上線。
在這之前,陳可辛用短短的三分鐘,把回家,把思念期盼詮釋的淋漓盡致。但三分鐘,可能太長了。
在“新春作詩好還鄉”H5中,你能一鍵上傳歸途中拍下的照片,并選擇一首應景的詩來記錄下那些值得的瞬間。
?
走心的詩句,配以互動性極強的照片分享,H5上線后備受關注,極短時間內“寫詩潮”席卷朋友圈。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體驗這款走心H5
?
//
恰巧,在H5上線期間,遇到了情人節。針對這個特殊的日子,這款H5幫助很多人表達了自己的愛——藍光陪大家共寫一首詩送給所愛的人。
?
?
“年味記憶”H5上線
喚起最深處的記憶,找回年味
2月14日,“年味記憶”H5正式上線。
記憶中的年味正被時間稀釋,也在我們不知不覺的變化中,悄悄淡化。
或許我們頗有感觸,但卻始終未能明白,年味兒究竟去哪兒了。慶幸的是,我們找出了年味褪去的原因,并用這款H5幫大伙兒尋回年味。
?
H5上線當天,吸引了不少人眼球,短短幾天內,便有無數人分享,瞬間刷屏朋友圈!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立刻體驗
?
//
除夕之后,網絡中不乏吐槽過年就是一個大長假,本身年味愈發淡薄的聲音。
為此,我們用“年味記憶”H5幫助大多認為過年缺點兒味道的人,再一次與年味相遇,撿回那份丟失已久的珍貴。
一場新春social傳播,看似簡單的七步走,卻帶著大家走進了“暖藍”的節奏。
其實細細揣摩,這七步內涵極深:
首先,以短視頻和全家福拍攝打頭,熱鬧勁兒瞬間來襲,讓人不自覺認為“要過年了”。
再來,一組連續的海報,走心的文案、“家”的溫馨感十足的視覺畫面,不斷地出現在人們面前。把之前的熱鬧,轉為了一種思念與迫切,但此時,大多人可能都在崗位奮斗著,這種思家之情卻又無處宣泄。
最后,在除夕前兩天,我們推出了兩款戳進心里的H5,讓之前積壓已久的情緒找到了一個宣泄口,瞬間爆發。
這樣有序持續的推進,讓人不自覺地走入了這種情緒節奏,不知不覺完成了一次內心的歸鄉之旅,那顆懸著的心也在看到滿臉笑容的父母后,一并安放下來,悄無聲息,卻又意猶未盡。
當然,除去集團的“暖藍”節奏,藍光為期30天,覆蓋近30座城市的“中國年,有暖藍”的新春營銷活動也在元宵節圓滿落幕,各地項目齊展身手,給大伙兒帶來了別樣的新春獻禮。
其中,四川區域推出“蓉歸故里”主題海報,深觸人心,它提醒我們,不要忘記平凡日子里的溫馨,每一份日常生活中傳遞的溫暖都值得用心記錄;重慶區域打造了三支走心視頻,用母女篇、父子篇、親子篇三個短視頻描述家庭里的牽腸掛肚;江西區域邀請業主拍攝全家福,讓家的溫暖永遠留在記憶里,留在照片上永不褪色;安徽區域特別邀請了合肥市民交響樂團擔綱演奏,把用生命溫度動容人居理想的理念融入了一次新春音樂會……
在這個春節,各種形式的活動,層出不窮的創意,藍光把暖帶到了全國各地,如一縷清風吹入每一個客戶的心里。
轉自:齊魯在線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