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近東:反哺線下的機會來了,三年建兩萬家門店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1-09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先后14次提及人民美好生活,這既是黨和政府工作的核心,更是所有商業變革的原動力。如今,消費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通過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來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也是我們最大的機遇”。
     
      日前,在蘇寧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發布會上,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智慧零售操作系統已經形成,并進入3D打印全國復制擴張時代。
     
      未來3年蘇寧互聯網門店將拓展到2萬家左右,并將通過“租、建、并、購、聯”的模式,與擁有豐富商業、住宅等零售網絡資源的各類企業,共同打造全場景互聯、多業態并發的共贏平臺。
     
      為美好生活定制智慧零售系統
     
      今年以來,線上與線下融合成為零售業的新風口。數據顯示:中國電子商務總交易量從2011年74%的增速,下降至2017年19%的預計值后,純電商已經觸碰到零售天花板。
     
      在張近東看來,“互聯網走向線下將帶來全新的變革和機遇。除了傳統電商和傳統實體,還有一條更廣闊的藍海之路正在開啟,那就是線上線下融合、萬事萬物互聯的智慧零售”。
     
      從2009年起,蘇寧開啟全面轉型探索,經歷“+互聯網”和“互聯網+”兩個階段。從原有的家電3C擴張到全品類,商品SKU從原來的幾十萬款暴漲到4000多萬。而“互聯網+”則是讓互聯網技術反哺線下,通過嫁接、疊加,改造和優化線下實體的業務流程和零售資源,并通過產業延伸推進業態多樣化發展。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么?對于零售業,有人說傳統電商已死,有人說傳統實體也在經受煎熬,當時我相信大家一定是感受到了春江水暖的先兆,察覺到了新的風口”。當天張近東代表蘇寧與來自全國的300多家房地產巨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基于自身的一整套智慧零售系統解決方案,將根據不同城市的商業實體服務需求,提供各類定制化的業態模式。
     
      “如果各地的商業實體是手機硬件,蘇寧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就是方便快捷的操作系統。這套系統是智慧零售的整體技術解決方案,在線下就是蘇寧易購廣場,可以一站式聚合蘇寧各類業態。而各種APP則是云店、母嬰、超市、體育、極物、影城等各類專業店面。”張近東介紹道。
     
      恒大集團則公開表態,將拿出500個項目,與蘇寧在全國開展“智慧零售”合作,為蘇寧定制或共同投資運營蘇寧廣場、蘇寧易購廣場。同時,還與萬達建立針對商業業態的互聯網化發展計劃,與融創等企業建立各種差異化智慧零售合作關系。
     
      開啟智慧零售 全國復制擴張大幕
     
      隨著互聯網紅利的快速退去,整個商業零售行業遭遇兩大瓶頸:一是實體店被電商快速搶奪并蠶食客流,二是電商網購被流量和物流兩大成本鯨吞利潤,整個零售產業急需提升品質消費和行業效率來應對挑戰。
     
      張近東指出,“伴隨著技術迭代和消費升級,任何單一的渠道,無論線上或者線下,都無法滿足用戶隨時隨地個性化、場景化購物的消費需求。智慧零售的核心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制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經過8年多的互聯網轉型,蘇寧已經形成“一大(蘇寧易購廣場)、多專(蘇寧易購云店、紅孩子、蘇鮮生、蘇寧體育、蘇寧影城、蘇寧極物、蘇寧易購汽車超市)、兩小(蘇寧小店、蘇寧易購縣鎮店)”的業態產品族群。
     
      此外,依托硅谷、南京、北京、上海、杭州五大研究基地6000人的團隊,蘇寧已經積累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打造智慧零售的解決方案。比如智慧采購方面的鷹眼、諸葛大師,智慧銷售方面的烽火臺、金礦等,以及智慧服務方面的全景購物、VR易購、身邊蘇寧等,做到大數據處理、會員畫像和高效獲客引流。
     
      張近東說,“蘇寧就是要做零售業態的3D打印機,根據各類不同的線下物業需求,提供各類定制化的業態模式。”更值得一提的是,蘇寧還構建地產、金融、文創、體育、投資多個產業協同的大零售生態圈,并涵蓋金融支持、流量入口、IP品牌等資源。(記者 許意強)

      轉自:中國企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總編辣報:賈躍亭真會回國還債嗎? 總編辣報:賈躍亭真會回國還債嗎?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