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中國農業關鍵詞:質量興農 脫貧攻堅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1-09





      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會議還指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必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
    nongye
    (圖片來源:互聯網)
      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年,質量興農和綠色興農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我國農業強、農村美和農民富的必由之路。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過去的5年,我國農村改革蹄疾步穩,農民群眾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如今,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目標是讓農民有更豐厚的收入、更體面的生活,實現全面發展。
     
      質量興農:增產導向轉提質導向
     
      我國多數農產品產量穩居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國。但是,由于農產品生產成本和市場價格偏高,要牢牢把握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必須堅持立足國內保障自給方針。降低農產品價格和生產成本雖然是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的途徑之一,但這不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走質量興農道路,主要依靠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農業競爭力,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這才是實現鄉村產業興旺從而最終實現農業強國的長遠之計。
     
      綠色興農,不僅構成質量興農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關系到農村人居環境。農業投入和資源要素等是直接影響農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化肥農藥投入不當,土壤水體有害物質超標,不僅造成農產品品質下降,而且還會提升食品安全風險。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污只有資源化利用,才能解決農業面源污染。走農業綠色發展道路,才能實現鄉村產業興旺,建設生態宜居鄉村。
     
      長期以來,農產品生產者增收主要靠提高單產增加產量。每當某個農產品價格能夠讓生產者有利可圖的時候,生產者往往一哄而上,不計資源環境代價和投入成本片面追求增產,帶來該農產品相對過剩,造成滯銷和價格低迷,走入增產不增收困局。實踐反復證明,增產導向的農業發展很難持續。新時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更高質量、更加安全和綠色生態農產品的供給;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無不要求我國農業發展必須堅持質量興農和綠色興農。
     
      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要求必須加快構建優質優價機制。只有徹底改造好壞不分和真假難辨的農產品市場機制,才能強化優質綠色農產品生產的激勵機制。要推進農產品質量分等分級,強化質量塑造品牌,克服農產品市場信息不對稱弊端,促進農業標準化生產。要加快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促進農牧業循環發展和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使優質綠色農產品的價格在產業鏈和價值鏈中充分反映出來。
     
      走質量興農之路,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通過深化體制改革加大機制創新,實現農業結構優化和發展方式轉變。要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辦法,促進土地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職業農民,培養質量興農骨干隊伍。要通過社會化服務和訂單農業等途徑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形成質量興農經營體系。要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在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發揮優質優價機制,為綠色優質農產品發展創造更大空間和有利條件。
     
      走質量興農之路也是走創新興農之路。無論是農業生產者行為,還是農業科技服務,目前都受增產導向影響;無論是現有的市場機制,還是農業支持政策,也是不同程度地由增產導向形成。只有加大科技創新,為優質綠色農產品生產流通提供科技支撐;只有強化制度性供給,探索健全質量興農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走質量興農的道路才能邁開實質性步伐。
     
      脫貧攻堅:將鄉村振興融入其中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面分析“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研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政策。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精準脫貧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污染防治一起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同時將鄉村振興戰略確定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未來3年將是我國精準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并存和交匯的特殊時期。形成精準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相互支撐、相互配合、有機銜接的良性互動格局,對于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精準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互相支撐。精準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都是我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確定的國家戰略。前者立足于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者著眼于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精準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相互支撐、協調推進,利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一方面,精準脫貧攻堅是我國當前減貧的主要任務和基本形式,它與城鄉融合發展、共同富裕、質量興農、鄉村綠色發展、鄉村文化興盛和鄉村善治一起,共同構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另一方面,只有包括貧困鄉村在內的全國農村共同實現了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和任務,我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才能夠圓滿完成。
     
      將鄉村振興戰略的思想和原則融入精準脫貧攻堅中。到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精準脫貧攻堅的最直接的目標和任務。在貧困地區,現階段尤其要集中精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合理的做法是,各貧困鄉村要結合自身的條件,根據脫貧攻堅的任務,將鄉村振興戰略的思想和原則融入具體的脫貧攻堅的計劃和行動之中,統籌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之間的有機銜接,奠定鄉村振興的制度和物質基礎。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原則,安排貧困鄉村的脫貧攻堅計劃。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異地搬遷扶貧和生態環境保護脫貧等,既要考慮各地實現短期脫貧目標的需要,也要考慮產業發展的資源、技術和市場條件,移民生計的長期安排,扶貧措施的環境友好性和建設鄉風文明社區文化的需要,提高脫貧的質量和可持續性。
     
      依托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脫貧成果。與尚未脫貧的貧困鄉村相比,已脫貧尤其是最近幾年剛脫貧的鄉村,應該成為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支持重點,以促進鞏固脫貧成果。多數剛脫貧的鄉村,產業發展的基礎都不夠牢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仍有較大缺口,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還比較弱。特別需要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補牢產業發展基礎、改善基本公共服務、提高治理能力,鞏固和擴大脫貧成果。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目前全國22個省和絕大多數貧困縣已經編制完成了產業精準扶貧規劃,農業部將指導各地落實好規劃,整合利用扶貧資金,因地制宜地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符合市場需求的產業,并且把產業項目和貧困村、貧困戶進行精準對接,實現每個貧困村都有一個產業。(記者 周巖)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兩會”熱點引發多方關注 為何要打造中國的工業軟件平臺

      國務院與工信部文件強調“軟件定義”的重要作用,給工業轉型創新發展帶來新的視角、思路與機遇。如果說智能制造是中國工業必將跨入的大門,那么工業軟件及其平臺就是開門的金鑰匙,應像重視工業互聯網一樣重視工業軟件及其平臺...
      2017-03-22
    • “中國制造2025”今年怎么干

      《中國制造2025》發布實施以來,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為穩定工業增長、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當前,我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增長都處于新舊動能的轉換期,“中國制造2025”的相關推進工作仍面臨不少挑戰。
      2017-04-06
    • 國際投資者緣何看好中國經濟?

      對于中國市場,全球投資者最擔心的有兩件事:一是,由于國內債務高企,擔心中國經濟會崩盤;二是,擔心中國經濟落入所謂“中等收入陷阱”。
      2017-04-10
    • 中國礦業為何境外難做大?

      單打獨斗,互不為伍,對中國企業參與境外礦業投資未必是個好現象。國土資源部中央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國平表示,勘查與開發脫節,是許多中國境外礦業投資企業難以做大的關鍵。
      2017-04-1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