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南制藥張貴民:差異化用藥需求是企業研發的"指揮棒"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10





      患者差異化用藥需求是企業研發的"指揮棒"--訪魯南制藥董事長張貴民


      8月4日,2017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榜單揭曉,魯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南制藥”)排名上升至28位,并入選“2018年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榜單。


      “魯南制藥在研發上堅持‘保持化學制藥優勢、大力發展中藥、做強生物制藥’,這不僅是為保持企業競爭力,本質上是想滿足患者差異化的用藥需求。”魯南制藥董事長張貴民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介紹了企業研發布局的內在邏輯。


      敢做別人不做的產品


      魯南制藥是一家集中藥、化學藥、生物制品生產、研發、銷售于一體的綜合制藥集團,在化學藥方面優勢明顯。近年來,魯南制藥著力重點布局中藥和生物藥研發。


      “我國使用中藥歷史悠久,從文化傳統和用藥心理上看,中藥有先天的市場優勢;而生物藥則是中國藥企快速跟上國際創新潮流,實現彎道超車的機遇所在領域,在這方面發力,有利于縮小企業和國際制藥企業在創新能力上的差距。”張貴民認為,發展中藥和生物藥有利于培育本土企業的差異化競爭優勢,能滿足患者不同的用藥需求,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據張貴民介紹,下一步,魯南制藥將在中藥方面向健康保健和治未病方向發展;在生物藥方面追蹤國內外創新熱點,以滿足患者差異化的治療需求為導向進行突破性探索。“別的企業不做的研發項目才有更大的市場,同時也有較高的技術、資金和人員門檻,只有突破了這些門檻,我們才能與其他企業拉開差距。”張貴民強調。


      企業研發投入無上限


      “我們在研發投入上并不設置上限,而是根據項目需要投入相應的財力和人力。”張貴民表示,從1987年企業實施承包經營后,魯南制藥就一直堅持這種投資方式。


      企業創新研發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中國藥企要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做好研發,必須把資源集中在核心優勢產品上。“企業要用好‘二八定律’,專心致志地在20%的最優產品上下功夫。”張貴民說。


      是否有堪用的研發人才,是創新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魯南制藥今年新招入300多名研發人員,至此企業研發團隊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已有1500多人。張貴民認為,藥品創新是從產品研發到組織管理模式的全方位、全鏈條、全過程的創新,企業必須專業、專注,切不可急功近利。“創新不僅是為了企業發展,也是為了國家強大。這也是魯南制藥選擇的發展之路。”張貴民說。(記者 落楠)


      轉自:中國醫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董明珠:“掌握核心科技”不只是一句廣告詞

      從“好空調格力造”“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到“讓世界愛上中國造”,十幾年來,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廣告語的變換不僅是企業發展戰略和思路的調整,更是中國制造業從制造到“智造”的轉變。
      2017-03-21
    •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明波:以工匠精神打造國貨精品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全面提升質量水平,廣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健全優勝劣汰質量競爭機制。質量之魂,存于匠心。
      2017-03-21
    • 東方電氣集團董事長王計:實體經濟要卸包袱

      今年全國兩會,關于發展實體經濟的建議著實不少。全國政協委員、東方電氣集團董事長王計表示,關于實體經濟存在五大問題,解決方案有兩個,一是為實體企業卸包袱,另一個是實體企業的管理模式要跟國際接軌。
      2017-03-21
    • 李衛:改革科技評估體系提升自主創新成效

      近年來,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了重要進展。按實際購買力計算,我國科研總投入已是世界第一,從事科技工作的人數和專利論文數量也達到世界第一。但總體來說,科技成果仍然是多而不新,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自主創新成效與科技...
      2017-03-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