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巴巴副總裁胡臣杰“520”深情表白:聚焦CIO圈層 賦能數字化轉型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5-21





      "520"被網友們稱為表白日。阿里巴巴副總裁胡臣杰敞開心扉,在線上與IT圈的朋友們分享了自己的520感受。胡臣杰還表示,2020年無法再舉辦線下活動,在學員們的支持下,將發起了阿里CIO學院技術攻疫(公益)大咖講活動,圍繞著當前熱點話題,如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量子計算、區塊鏈、機器智能、NPL等,遍請行業大咖開講。以下是胡臣杰所述原文。


    W020200520672379766105.jpg


      各位IT圈的朋友們:


      520來了,我代表阿里CIO學院向全天下的IT人,祝大家520節日快樂。


      據大數據測算,中國的單身狗中,中國的IT男權重最大。今天你們的朋友圈是不是都在秀恩愛呢?別在意,520不過就是個“網絡情人節”,我們希望全天下的IT人天天都能開心快樂。


      在阿里經常講一句話,叫“一群有情有義的人,一起做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這不光是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更是全體阿里人的情懷。特別是,今年五四青年節期間,我認真聆聽了習大大“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建國偉業”的深情寄語。作為一個CIO圈的“老男孩”,我特別想跟同行尤其是年輕的IT人說幾句。


      今年出現的疫情讓很多人變得焦慮,對自己或親人的安全、前途、命運,憂心忡忡。我想,其實大可不必。因為如果這個時間能專注做點事,就壓根沒有時間焦慮。我之前是央企南航的CIO,四年前進入阿里巴巴。在阿里的四年,支撐我的就是IT人骨子里的執著與夢想。


      我想先和大家聊聊阿里IT技術發展。前些天,我在阿里巴巴園區看到了一張技術大圖,很是觸動。圖中展示了IT技術在阿里巴巴的價值創造三階段,分別是:技術支撐商業、技術拓展商業邊界、技術創造新商業。


      第一個階段是技術支撐商業,是指1999年阿里巴巴創立之初的10年中,阿里的IT跟傳統企業類似,都是以傳統的商業軟件、小型機等來支撐Alibaba.com、1688.com、淘寶網的運行。由于業務規模的快速擴張,對IT系統建設帶來了嚴峻挑戰。傳統商業軟件價格昂貴、擴容效率低,出了問題也很難得到及時解決。 2008年末的時候,阿里巴巴就發現,自己正在面臨一個重大的危機——公司的“腦力”快不夠用了。阿里巴巴的“腦力”,其實就是“計算力”。幾億用戶無論是在淘寶剁手,還是支付寶上轉賬,這一切都要靠巨大的計算力來思考、記憶。 2008年,中國雖然已經加入 WTO,還開了一次世界矚目的奧運會,但在科技領域仍然沒有自己的操作系統,沒有自己的芯片。所以購買“IOE”,幾乎是所有企業的唯一選擇。 當時的阿里巴巴,就像賽道上的跑車:速度飛快,但引擎已經發紅,繼續踩油門后果不堪設想。這樣背景下的IT技術,既可以說是支撐商業,也可以說是商業的瓶頸。阿里的IT人跟今天很多企業的同行們一樣,大多數時候是屬于“挨踢、被踢“的一群人。 第二個階段是技術拓展商業邊界,是從2009年開始的,從那時起阿里巴巴走上了一條以開源軟件為基礎、全面自研的技術發展之路。2009年的淘寶只有一個季度勉強盈利。而賺來的這點錢,眼看都要填進去購買服務器和軟件產品,入不敷出。也是在那一年,“阿里云”成立,阿里巴巴開始自研云計算系統。


      在最初幾年里,阿里云無論在集團內部還是外部都成了一個笑話,技術上艱難,商業上也看不到可能性。在一片質疑和爭吵中,阿里云一代又一代的工程師前赴后繼,終于在2013年,人們洪水般的“買買買”為阿里巴巴劃定了 Deadline。按照數據增量與未來業務增長的情況,系統的存儲和計算能力將在2013年6月21日到達瓶頸。 要想維持正常的業務,阿里巴巴最終選擇了以“飛天”為基礎,純自研一套數據計算系統,“云梯2計劃”。計劃關乎阿里的生死,不是兒戲,最終阿里核心技術系統團隊,全員投入 5K 的攻堅戰,阿里云自己的同事更是全力沖刺。


      2013年6月底,“云梯2計劃”通過了最終的穩定性測試,實現了獨自調度 5000 臺服務器的能力。隨后阿里立刻啟動“登月計”,把所有的數據和計算都遷移到飛天為基礎的系統上,全盤替代 IOE 和 云梯1。2013年5月,阿里巴巴最后一臺小型機下線。7月,淘寶最后一個Oracle數據庫下線。阿里巴巴這臺戰車,用了五年時間,在超高速行駛中,沒有踩一腳剎車,成功更換了發動機。 因為突破了技術瓶頸,在 5K 之后, 只用了幾個月就沖上了單集群 10K,進而實現了無限制擴展。到 2018年,已經更名為 MaxCompute 計算的集群達到了數萬臺的規模。 最終,阿里云,成為了中國第一家擁有完整云計算能力的企業。2015年,在計算界的奧運會 Sort Benchmark 中,阿里云計算100TB數據排序只用了不到7分鐘,把 ApacheSpark 之前創造的23分鐘世界紀錄一下子縮短了一多半。這說明,中國人研發的云計算系統不僅成功了,而且不比世界上任何現存的云計算系統差。 阿里巴巴通過自研云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產品,不僅有效的支撐業務的高速發展,還以數據中臺來達成有效的數據資產治理、以業務中臺來推動全集團各個業務板塊的業務一體化進程,這五六年期間可以說達成了技術拓展商業邊界的目標。


      2016年之后,阿里巴巴提出了包括新能源、新技術、新金融、新制造、新零售的“五新戰略”,正式進入技術創造新商業的階段。新技術成為“五新戰略“的引擎,在新技術的驅動下,我們看到新金融、新零售、新制造、新能源,都在不斷驅動傳統商業進入新的數據化、智能化階段。新技術正在不斷創造新商業形態,驅動數字中國的發展,驅動大家從熟悉的世界走向一個波瀾壯闊的移動互聯網世界、物聯網世界。 互聯網公司很多的創新技術是為業務而生的,高速發展業務為新技術的發育提供了一個傳統廠商無法模擬的實踐場景,阿里巴巴的CTO曾經在大會上說過,阿里巴巴的技術能力就是在解決一個又一個業務問題的實踐中得到不斷提升的。所以,以阿里、亞馬遜、谷歌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無疑擁有強大的技術生命力,他們是云原生技術的始作俑者。


      從大概10年前開始,越來越多的企業IT人探索使用開源軟件,我個人認為開源是人類社會在IT領域邁向共產主義的偉大實踐與探索。我們看看數據,目前80%左右的網絡服務器都在使用開源的linux操作系統;在客戶端,開源的安卓系統市場占有率也接近80%甚至更多。可以說,沒有開源軟件就沒有今天互聯網世界的繁榮昌盛。開源技術不僅免費,還可以得到源代碼,而中國人特別擅長學習、借鑒、吸收、改進,所以互聯網企業正是從開源起步,通過不斷地技術迭代,自我進化并解決業務場景需求。這些基于開源而云原生的計算技術框架,從容器、微服務、服務網格等底層技術,再到數據庫、云操作系統、中間件等等都已經具備了世界領先水平。 伴隨云計算的滾滾熱浪,云原生(Cloud Native)的概念應運而生,云原生最近非常很火,火得一塌糊涂。什么是云原生?廣義來講,云原生是全面使用云服務來構建運營系統。它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套技術體系和一套方法論。云原生的四要素包括了持續交付、DevOps、微服務、容器。企業的云化不僅僅是租用云廠商服務器也需要摒棄傳統的設計方法,從架構設計、開發方式、應用部署與系統維護等整個軟件生命周期都基于云的特點設計,充分利用和發揮云平臺的彈性以及分布式優勢。


      狹義來講,云原生包含以容器、服務網格、微服務、Serverless為代表的云原生技術,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構建應用。它不但可以很好的支持互聯網應用,也在深刻影響著新的計算架構、新的智能數據應用。 特別是,目前“新基建”政策下,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而云原生則可能對企業在轉型這方面會有很大的助力,所以,這也導致了云原生成為時下最流行的技術之一。


      中國的IT人和CIO們,是一幫最有活力,最具創新基因的群體。因為IT技術本身就是一個飛速演進的行業。這就要求新時代的CIO人要從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向首席創新官(chief innovation officer)轉型,利用最新科技手段助推企業創新,全面提升企業IT價值。對開源以及云原生的技術潮流我們不能無視! 作為一個行業資深CIO,我深知這個群體的痛點與訴求,在集團的支持下,我于2019年5月份創辦了阿里CIO學院,這既是一個首席信息官的培訓學院,也希望辦成一個首席創新官的培訓陣地,歡迎大家通過釘釘群(30091720)加入阿里CIO學院。 一年以來,已經有超過1000+各個企業的CIO們接受邀請,走進阿里巴巴總部,通過兩天的免費培訓,了解阿里巴巴戰略、文化與業務生態布局,學習最新技術趨勢,有效的推動了各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與CIO個人能力的提升。


      2020年新年伊始的疫情之下,我們無法再舉辦線下活動,在學員們的支持下,我們發起了阿里CIO學院技術攻疫(公益)大咖講活動,圍繞著當前熱點話題,如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量子計算、區塊鏈、機器智能、NPL等,遍請行業大咖開講。22期活動下來,累計82萬人次參與學習,同時也積累了一個6萬余IT人的釘釘圈層。 除了剛才我介紹的阿里巴巴所擁有的眾多云原生產品與成功實踐,在開源方面,阿里的企業貢獻在全球最大的開源社GitHub 中總榜排名位居第 12 位,在中國企業的貢獻排名位居榜首。截止目前的數據是開源開放類項目超過1800個,star數超80萬,貢獻者數量突破2.2萬人。所以阿里巴巴擁有開源與云原生方面眾多的大神級講師資源。自5月7日開始,CIO學院將啟動面向企業CIO、架構師以及資深程序員的開源技術與云原生架構師系列培訓。這是繼大咖講系列之后更加落地、更加有實戰價值的課程體系。


      今天企業所有IT的技術基本上都在互聯網化,不管是工業、還是商業領域等的系統,都是用互聯網的技術在變革。希望我們大家能通過不斷的交流學習,“認真生活、快樂工作“,共同擁抱變化,攜手阿里CIO學院讓我們這一群有情有義的人,一起做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


      520,中國IT人。


      阿里CIO學院院長胡臣杰


      2020年5月20日


      轉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