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記者獲悉,在錦州石化召開的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成果轉化推進會上,勞模創新工作室現場演示的“流程智能模擬系統”創新成果,提升了生產流程的模擬精度和效率,為安全生產操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成為公司推動創新成果轉化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錦州石化不斷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推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石油化工行業中的支撐引領作用,為高質量發展裝配最強引擎。
構建高效運轉管理體系。錦州石化進一步理順科技創新“管理”與“技術”界限,明確各部門職能。加大軟硬件支持力度,建立原油、煉油、化工上中下游“產學研用”全鏈條貫通機制,產品、技術、信息、成果全方位銜接,切實將科技資源和科研能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和競爭力。
協同創新凝聚發展合力。錦州石化成立兩級技能專家工作室,將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專家工作室與科研攻關項目有機融合、協同推進,鍛造自立自強的“硬核實力”。在生產過程優化、節能降耗減排、設備可靠性提升等領域,共同開展技術攻關、技改革新、管理提升、成果推廣應用等工作,統一安排任務、按時提交成果、組織評定轉化,實現全公司創新力量的聯袂、聯合、聯動。
打造多元開放合作平臺。錦州石化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同時,積極構建“雙循環”創新生態,優化整合利用內外部科技資源,開展差異化、有特色的對外合作。一方面,結合本單位具體業務特點和發展需要,建立科技人才的培養使用機制。另一方面,加強與國內一流及行業領先的科研院所、高校、企業深度合作,深化資源、技術、成果共享,推動化工新材料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的跨區域協作和開放融合,實現互利共贏。(記者 周慧穎 通訊員 史俊)
轉自:中國石油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