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石化:助力烏干達青年培訓 打造“帶不走”的技工隊伍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5-19





      “感謝中國石化給予的寶貴機會!我將全力以赴學習,精進技能,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4月23日,在石油工程建設公司烏干達項目管理部2025年度首期當地青年技能培訓班啟動儀式上,學員達米安·約尼索認真地說。此次培訓是該公司主動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履行本地化發展和企業社會責任的生動實踐。


      該項目當地化經理代敏表示:“首期培訓共招收學員310名,培訓內容涵蓋焊接、電氣、管道、設備安裝等專業領域。”未來,該公司將在烏干達支持建設太陽石油學校、烏干達石油技術學校、技術評估與技能培訓中心等,分批培訓800余名當地青年,助力更多外籍學員獲得一技之長、實現理想與價值。


      自2022年烏干達項目啟動以來,石油工程建設公司始終將人才培養視為本土化戰略的根基,創新構建“三維一體”培育體系。實施“焊花綻放烏干達”“授人以漁”等特色計劃,覆蓋焊工、管工、司索工等9個核心工種,為學員提供多種培訓方向;構建“基礎操作-技術深化-管理提升”三級進階課程,形成全職業周期能力進階路徑,逐步提升學員能力;創新“現場實訓+中國訪學+遠程教育”模式,構建理論與實踐融合、境內與境外聯動的立體化培養網絡,為學員打造終身學習平臺。


      在距離烏干達首都坎帕拉300多公里的尼羅河南部工區營地,中國焊接師傅李海波正耐心指導徒弟瓦圖姆·薩姆森調整焊槍角度。這個曾經連焊條型號都分不清的烏干達小伙,如今已能在復雜管線焊接任務中精控焊縫。“李師傅不僅教我焊接技巧,還陪我練習,一點點糾正我的錯誤。”瓦圖姆·薩姆森的臉上綻放著自信的笑容,“以前打零工勉強糊口,現在掌握了焊接技術,收入大幅增長。”


      當司索工樂琪·沃爾特站在烏干達第五屆石油當地化大會的聚光燈下時,這位曾經懷揣忐忑加入中國石化的年輕姑娘,已然蛻變為能指揮大型吊裝作業的“鐵娘子”。“中國師傅教會我的不僅是操作手勢,更是對細節的敬畏。”2023年加入烏干達項目后,在中國師傅手把手指導下,她迅速掌握了安全生產與起重指揮的要領,成為項目起重吊裝班組不可或缺的資深司索工。


      類似的師帶徒故事在營地內屢見不鮮,成為中烏文化交流與合作的縮影。這種“手把手教、心貼心帶”的傳承模式,已成為本土化人才培養的關鍵路徑。目前,該項目當地員工用工比例超過80%,累計培育出1100余名技術骨干,其中22人榮獲美國焊接協會AWS 5G證書,成為烏干達首批國際認證的石油工程焊接高技能人才。


      隨著越來越多的瓦圖姆、沃爾特成長為行業中堅力量,烏干達石油工業正逐步擺脫對低技能勞工的依賴,向著自主建設本土技術人才隊伍的目標邁進。烏干達石油管理局當地化經理貝蒂·納穆比魯女士感慨道:“中國石化在本地人才培養方面展現出的專業能力和責任擔當令人欽佩。”


      從焊槍火花到吊裝鋼索,從課堂理論到項目實踐,石油工程建設公司以技能培訓為紐帶,將“中國經驗”轉化為非洲發展的內生動力。“我們在非洲市場堅持'人才國際化、用工當地化'戰略,不斷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助力當地產業升級與經濟轉型,共同書寫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合作新篇章。”石油工程建設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王中紅表示。(楊 森 申菲菲)


      轉自:中國石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